新闻中心

老年教育可以更加“年轻态”■ 风 云

2024-01-21 14:48

来源:


  ■ 风 云

  老年大学正成为越来越多“银发族”晚年生活的选择。近年来,绍兴市老年大学的讲台上多了不少年轻教师的身影。这些年轻教师有想法、有热情,他们的出现,为老年教育注入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而他们也在一堂堂授课中收获成长。

  众所周知,老年大学一般以聘请退休教师为学员授课为主。一来这些老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课堂管理,乐于展示一技之长;二来他们与老年大学学生年龄相仿,相互之间往往有着更多共同话题,易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者他们都有充裕时间,可保证教学时间。事实上,很长一个时期,就是这些退休教师,撑起了老年大学整个教育体系。

  也正是在这种思维主导之下,老年大学无论学员还是教师,似乎都只能“姓老”。人们担心,年轻教师或是初出茅庐,教学经验不足;或是社会阅历不够丰富,无法与老年人进行良好沟通。而市老年大学几位年轻教师的加入,让人们看到,老年课堂并不意味着暮气沉沉,同样需要朝气与活力。有老年学员就坦言:“我报名就是冲着年轻老师的课来的!”而年轻教师同样感慨:“现在我喜欢教老年人,老年大学的课堂让我觉得快乐、轻松,师生之间也容易交流。”这样一种双向奔赴,着实令人耳目一新,让人欣喜。

  想象中的代沟,其实并不存在;传统观念下的担忧,也被证实纯属杞人忧天。这种颠覆惯性思维的“老少配”,恰恰给老年大学的广大学员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给年轻教师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也告诉我们,老年教育完全可以在求新求变中,创造许多种可能,变得更富青春气息。

  老年教育走向“年轻态”,是呼应时代所需、老年人所求。应当看到,老年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充实老年人的退休生活,还可以及时更新老年人的知识结构,让老年人与时代发展同步。相关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至65岁的低龄老年人将新增9000万人。这些城镇“‘60后’新老人”大多接受过系统教育,他们对智能化产品、健康服务、文化旅游以及社交娱乐等领域的需求更为旺盛,对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公共空间更为熟悉,对新型消费方式接受度高,同时也对多层次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规模、质量水平有着更高需求。

  因此,老年教育一方面要努力实现课程上的“年轻态”。除了常规的绘画、摄影、戏曲、健身等休闲娱乐类课程之外,还要朝着金融理财、数字技术、电脑网络等知识技能型课程拓展,帮助老年人增强防风险能力,跨越形形色色的“数字鸿沟”。另一方面,要积极招揽拥有这些技能的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逐步增加年轻教师所占比例,推动老年教育队伍走向专业化、年轻化。

  课程“上新”,师资“上新”,相信能让每一位老年人都“壮心未与年俱老”,心态更阳光,生活更幸福,在晚年绽放更美的人生。


作者: 编辑:叶露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