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陌邻”成“睦邻” 绍兴寻绝招 花样邻里节 加温邻里情

2024-01-19 15:56

来源:

星光社区举行百家宴。

越城社区在邻里节期间为辖区青年举行相亲会。

最近,越城区稽山街道四季园社区举行千户邻里宴,由此纪念彼此成为“隔壁邻舍”15周年,从而引发了对邻里文化、邻里交际的热议。

近几年,随着相关部门、社区等纷纷变着花样举办邻里节、社群文化等活动,以此促进“陌邻”转“睦邻”,让都市里的邻里情分回归,激发出一座城市互助友爱的人情味。

A

邻里节

让“陌邻”相睦更便捷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细胞,邻里和睦就成了社区和谐的关键因素。近几年,绍兴各地相继举办“邻里节”,让“陌邻”变为“睦邻”。

2023年12月1日下午,“国潮‘邻’距离 幸福越城‘里’”越城区第17届邻里节在主会场城南街道汇八亿文创园拉开帷幕,同时城南街道的11个社区分会场也陆续开展邻里节活动。在阳明社区分会场,活动从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向群众提供免费理发、小家电维修、磨剪刀、按摩等多项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便利;秦望社区组织了集益、味、趣、乐为一体的“忆”起秦望游园会;华侨社区开展了归国留学生“凝侨心 聚侨力 话传承”非遗文化主题活动,让年轻人通过制作国潮戏曲相框、非遗拓片、非遗香囊,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城南街道党工委宣统委员金颖说,邻里关系是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社交关系,邻里节能让大家打开家门聚在一起诉说邻里事,“加温”邻里情。

除了越城区,绍兴各地的邻里节活动也是层出不穷。如上虞区的“社区邻里月”活动也已经举办了15届,2023年的活动范围包含了百官街道、曹娥街道、东关街道、道墟街道、小越街道、梁湖街道、崧厦街道等7个街道的56个社区;在诸暨,许多社区每逢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庆日,都有不同的邻里活动供大家选择。

B

花样经

让邻舍相聚更多味

无疑,新型社区生活让邻里之间结成了新的利益共同体,同时也在逐渐形成邻里互助、彼此帮扶的温暖共同体。为了促进“睦邻”情谊,各类邻里活动的举办人都是铆足了劲想新点子,让“邻舍隔壁”的每一次相聚,都有新鲜感。

四季园社区的这一次千户邻里宴的“高大上”令人惊叹,而城南街道借着越城区第17届邻里节一起推出的“国潮美食节”,则让整个邻里节沉浸在青春和美食的共融氛围中。在这届邻里节上,策划团队引入了时下流行的上世纪80年代的复古国潮风、传统美食小吃、手作潮玩、集市夜市等流行元素。活动开启后,左邻右舍有的结伴而来,有的在现场相遇,在美食与音乐的氛围中,建立起彼此的熟悉感。

“我们社区一开始就是端午节大家聚在一起包粽子,参与的人不多,现在邻里节‘花样’多了,参与的人也多了。”上虞区百官街道星光社区居民钟国娟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社区举办了一次百家宴活动,各家拿着自己的拿手好菜参与活动,不仅评美食,还品美食。“虽然很多人都不认识,但大家坐在一起诉说生活点滴,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气氛十分融洽。”她说,那一次她又新结交了几位小姐妹,还学会了几个新菜。

丰富多彩的邻里节活动,不仅促进了邻里关系,也提升了居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2023年5月20日,嵊州市三江街道举办首届“小满”社区邻里节,在美食评比、医疗互助等活动之余,还推出了戏曲课堂、多肉种植、亲子教育课堂、文艺表演等活动,家门口的这一系列文化盛宴,着实惊艳了许多社区居民。诸暨市暨阳街道江新社区则推出了“共富集市”,10余个“后备箱集市”摊位售卖枫桥香榧、马剑馒头、草塔瓜子等诸暨本土特色产品,也带动了社区居民手工产品的销路。

C

年轻态

让邻里文化更长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前几年的邻里节多数是属于中老年人的“天下”,文艺表演以排舞为主,慰问活动与春节送福同步,美食活动也多围绕传统节日。而这两年的邻里节,许多居民表示,聚在一起的居民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邻居加入进来,这样也能让我们年轻一点。”越城区迪荡街道云东社区居民章陆海说,只要社区办邻里节,他就会带着儿子、女儿一起参加。

要让年轻人参与到社区的邻里节,自然需要有年轻人擅长和喜爱的创意活动。柯桥区华舍街道兴越社区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前夕,举办了以亲子趣味运动会为主要内容的邻里节活动,吸引了社区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参与。诸暨市店口镇越城社区的“花样”也很多:在2023年8月份,趁着暑假,举办了辖区青少年篮球赛,同时还举办了少年篮球嘉年华投篮比赛,在同年的11月11日,社区举办相亲活动,搭建年轻人的婚恋交友平台等。

“社区要有活力,自然需要年轻人参与,不仅活动的策划者在年轻化,我们的活动内容创意也要更加年轻态。”诸暨市店口镇越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傅苗芳表示,活动丰富了,参与的人自然就多了,那么社区的凝聚力也就强了。“而且随着参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能够让邻里节办出更多特色,同时从社区文化的打造来说,也可以走得更远。”她说。

嘉宾说

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 姚君桥:

如今,越来越丰富的邻里文化活动,正在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在促进邻里关系的融合。不少地方的邻里节也已经办出了品牌化效应,如举办了17届的越城区邻里节,将邻里的“人气”与文商旅的“烟火气”深度融合,实实在在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健康发展。我们还有不少社区也在自发举办邻里文化活动,大家可以一起聊的空间有了、话题有了,自然感情也就深了。

当然,我们的邻里节也需要结合当下的热点进行创新发展,要走进各个镇街、村社,成为激发邻里热情、凝聚邻里情感的有效载体。也希望通过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文明实践工作中来,共同展示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课堂上,她是优雅动人的音乐使者;生活中,她是跋山涉水的江湖侠客。刚柔并济中,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内核:不服输、爱挑战。刚刚过去的2023年,工作之余,朱珏一共参加了6场马拉松,拿到了全程马拉松3小时53分53秒、半程马拉松1小时44分37秒的个人最好成绩。

小身体,大能量

朱珏是绍兴市城北小学的音乐教师,因为长时间伏案写材料、写课题,身体状况不容乐观。2017年,朱珏参加疗休养前往舟山东极岛,其中有一个行程是爬山看日出,长时间以来缺乏运动,这让她累得气喘吁吁,她看着几位年长的老师都能轻轻松松走在前面,心里暗下决心:这样下去可不行,必须加强锻炼!

找一项什么运动开始呢?朱珏开始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她身材娇小,1.5米的身高在篮球、羽毛球等受欢迎的运动中不占优势,学校开展的运动会中,最受关注的项目都有种子选手,只剩下1500米的比赛无人问津。朱珏就报名长跑,途中不断有选手停下来放弃,有时候跑完,连啦啦队都已经散了,但越是如此,朱珏越是坚持,她的心里有种坚韧和不服输的劲头。

时隔多年,朱珏决定重新开始跑步,加入了“小马奔腾跑团”,从此这一路不再孤单。2018年绍兴举办马拉松赛事,朱珏开启了人生中第一个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每一步都记忆犹新。

经历了2017绍兴国际马拉松赛迷你马拉松项目,朱珏感到意犹未尽,2018年的报名还未开始,她就在考虑,是原地踏步还是勇敢前进?按照朱珏的性子,当然是选择后者。随着赛事临近,“小马奔腾跑团”每周三的例跑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加量了,她也从原先每次的5公里,增加到了8.88公里、10公里、15公里……慢慢地,坚定了拿下半程马拉松的决心。就这样,她迈着忽快忽慢的脚步,不停地向前奔跑着,同时也不停地与认识的、不认识的跑友相互鼓劲打气,最终顺利完成比赛,跑出了自己当时的“巅峰时刻”。

“一路奔跑,面朝着阳光,站在山巅回望身影散发光芒……继续奔跑,像小马一样……”2019年,她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拉上伙伴周剑奇,为“小马奔腾跑团”创作了一首主题歌曲《小马之歌》,这首歌也成为了该跑团的“专属战歌”。

越野赛,闯江湖

跑步是一件相对枯燥的事,面对的唯有眼前无尽的道路。“半马”的比赛,朱珏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她一边享受过程,一边寻找新的目标。2019年,朱珏开始了越野赛,同样是长距离跑步,地点从城市来到了乡野——徒手翻越一座座高山,在怪石嶙峋的溪谷中溯行。一场30多公里的越野赛,少则3小时,多则9小时,可见其中的艰难险阻。

最“虐”的一场战役是2020凯乐石莫干山跑山赛·七剑闯江湖系列赛新昌站,28公里的越野路线,顶着8月份的酷暑,朱珏足足跑了8个多小时,获得女子组第17名。

2020年8月2日凌晨4点,宁静的班竹景区迎来了久违的喧嚣热闹,200多名选手在这里整装待发,整理行装、拍照、寒暄和热身,朱珏将在这里尽情地奔跑,也有意想不到的磨砺在等待着她。清晨5点,随着倒计时“5、4、3、2、1……”的口号响起,朱珏踏上了她的天姥山越野挑战之路。

赛事设置了28公里和17公里两个组别。朱珏选择的是28公里的组别,距离不长,但爬升大,累计2300米,最高海拔885米,从班竹景区出发,跑过太白山庄,穿过林场,途经沃洲湖观景台,下降到长诏村,经过风香岭,又回到林场,一路上到最高处北斗尖,最后经过班竹景区回到班竹古村。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路程险峻,鲜有平地,需要靠脚趾的力量抓地,结束时,朱珏的7个脚趾甲已经充血了,家人们心疼不已,决定对她做“禁赛”处理。正值暑假,朱珏休养了十几天,默默出现在了户外攀岩场上,留下一句话,“不让我参加越野赛,没说不让我攀岩呀!”家人们知道,拦是拦不住的,唯有支持。

生活中,小太阳

下午第二节课,城北小学音乐教室里传出《兰花草》的乐曲声,朱珏拿着竖笛,正在给孩子们示范演奏。大家很喜欢音乐课,除了唱歌,能尝试各种乐器,有时候还会排演节目,朱珏总能变出许多花样。在她的影响下,学校的老师们也被带动起来一起运动,他们说,朱老师就像一个小太阳,有用不完的能量,照得人心里斗志昂扬。

曾经的她还是一位手工爱好者,编织了许多毛线小玩偶、钥匙圈,但自从开始运动,这些都被她小心翼翼存放到了记忆的角落。工作日晚上7点,即使已经忙碌了一天,朱珏还是决定出门游个泳,对她来说,这是最好的放松。回到家,她打开电脑,整理资料和相册,一张张奔跑着的照片,把风雨无阻的时刻定格在她坚毅而灿烂的身影中。

一晃,已经跑了7年。众所周知,跑马拉松会“上瘾”。“每次艰难完赛后,总想着下次再也不报了,花钱买罪受!不过一到新的赛季,就又忍不住报名了。”朱珏告诉记者。朱珏在家中定制了两排挂钩,左边写着“RUN42.195”,右边写着“RUN21.0975”——对于马拉松爱好者来说,这是无比熟悉的两个数字,分别是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的跑程。这上面分别挂满了奖牌,都是朱珏一步一个脚印换回的成绩,每每看到这里,她就充满了前行的动力。

嘉宾说

绍兴“小马奔腾跑团”负责人 陈烨:

首先要祝贺朱珏老师在去年绍兴马拉松赛事中取得个人全马“353”的好成绩,在业余女性跑者中大约只有10%的人能达到这个成绩,非常厉害啦!

从朱老师开始长跑运动算起已经有7年时间了,其间她的跑步训练习惯很规律,每周3次,是一位严肃的跑者。人的一生很短暂,一辈子有一件事让人坚持7年是很不容易的。

朱老师是一位阳光、乐观又热心的人,除了自己跑步,还在跑团里担任后勤补给和运营工作,积极为跑友提供公益服务,相信朱老师的这份热爱和无私奉献感染了很多人,感谢她的付出。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