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法润观点】AI代写年终总结?效率虽高,风险也大!

2024-01-10 11:28

来源:

年底,

不少人选择用人工智能代写年终总结报告。

只要使用“AI写作软件”

输入写作需求,

便可生成一份年终总结报告。

使用过的网友表示,

“AI写完后再添加一些自己的东西润色一下,

问题不大。”

实际上,

所谓AI代写的内容,

是从后台大量数据库抓取作品糅合生成。

如此做法,有何法律风险?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健律师的专业解读!

如今,生成式AI工具能够精准模拟人类的写作风格和需求,用户甚至可以指定AI生成某一特定风格的文章,AI则依据使用者的需求,利用其庞大的知识库生成独特的文本。因此,个人和企业采用AI来编撰报告、文章、营销文案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然而,若不加权衡地使用AI生成内容(AIGC),可能存在侵犯著作权的风险。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具有独创性的作品享有专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复制、传播其作品。AI工具在生成年终总结时,由于其训练基础来自大量现有的文本资料,在对现有作品进行分析、重组、借鉴、摘抄时,可能产生与现存著作权作品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若将由人工智能直接生成的文本直接作为用户自己的年终总结,上传至公司平台甚至发布于公司外网,又不涉及合理使用等著作权侵权的免责条款,那么可能会因为与他人作品存在“实质性相似”而被认定构成未经许可复制、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即存在侵犯著作权的风险,将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著作权侵权风险,使用AI代写年终总结还可能存在其他多种法律风险。

一是商业秘密泄露风险。由于年终总结通常是对个人全年工作任务、质量的全面评价,用户在使用AI代写年终总结时,编辑上传的工作内容很可能会将公司的商业秘密等保密信息泄露,损害公司的利益。如果AI进一步利用该用户提供的信息给其他用户提供生成内容,则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损害结果。

二是违反合同义务。前述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还可能会违反合同义务。此外,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员工有时需要签署确保工作内容原创性的合同。若直接使用AI生成的内容,即内容是基于其他作者的原创作品生成的而非使用者原创的,则其可能因违反合同约定而面临相应法律责任。

三是违反诚实信用。如果有人使用AI代写年终总结,并声称这是自己的原创作品,还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职业声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受到职业纪律处分。

(越牛新闻综合法治日报)

作者: 编辑:杨寒凝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