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条“鲶鱼”搅动绍兴医疗市场,“拼”啥才会赢​?

2024-01-09 09:35

来源:

1月5日,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正式运营。岁末年初,越城医疗领域“风起浪涌”,除了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入驻城东外,市妇幼保健院搬迁、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工程和省肿瘤医院绍兴院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得到批复。当前,越城区医疗资源格局正在发生剧变,医院之间的竞争已摆上台面。

绍兴市人民医院皋埠义诊现场人头攒动。

前脚,市人民医院专家团奔赴皋埠腹地,开展大型义诊的消息刚刚放出,后脚,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就“官宣”挂号、停车全免费,并下沉到社区义诊。从正面交锋到暗中较劲,各家医院新招迭出,医疗市场硝烟弥漫。从患者角度看,求医问药有了更多选择,看病的“动线”发生了明显偏转;从城市格局看,医疗资源与交通、产业等因素相互作用,正在重塑城市价值版图。

鲶鱼下水

带来“医资”和新理念

2023年11月17日,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试运营。“鲶鱼”下水,搅动了一向平静的越城医疗“湖面”。一周过后,数据显示,该院多个学科创下“记录”,日均接诊量超过1500人次。与此同时,环城东路附近、中兴南路周边医院人气均有所下滑。

看病多一个选择,它为老百姓寻医问药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看病的路上,再也不会堵车。”家住城东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像绝大多数越城人一样,曾经她只有本地几家医院的病历本。但凡有个头疼脑热,总是去市人民医院和第二医院排长队。

前不久,她患了流感,选择到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记者了解到,该院像陈女士这样的患者占了不少比例。绍兴很多病患曾有过到省城寻医问药的经历。如今,省城医院开到家门口的消息一出,病患的期待值随之拉满。

“到这家新医院看病,图的就是这里的医疗技术。”很多病患道出理由。去年12月初,该院为91岁高龄的王大爷完成机器人手术。老人肺功能不佳,且有30多年糖尿病史,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就医。经过多学科充分评估,该院泌尿外科祁小龙主任医师用90分钟的机器人手术为王大爷解除了病痛。

省城医疗资源的下沉,一方面为越城百姓看病就医带来高端福利;另一方面也带来服务模式、运营模式、运营思维的冲击。

一位家住迪荡的患者,到市人民医院和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的距离差不多,他去了两家医院体验到门诊的不同之处。他认为市人民医院的老专家经验丰富;最近医院停车和排队问题有所缓解,就医体验更好了。而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有更多的年轻面孔,医生工作认真又有礼貌,门诊后还会电话询问病情。记者了解到,常见的患者心理反应包括焦虑、易怒、猜疑、悲观等,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的服务基于对患者心态的了解,因此在医患互动过程中,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良好的态度,取得了一定的口碑。

不只一位患者提到,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并没有铺天盖地宣传,患者群体却都知道这家新开的医院,并对她有比较好的印象。“鲶鱼下水”的造势是立体的,线上有视频、图文,线下会下沉到社区开展义诊,通过与患者面对面接触,增强黏性,打开知名度。世禾社区的一个微信群上,“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最近成为热词,坐哪路公交车过去更近成为一个话题,有人还提出可以适当调整增加公交线路。

正如本地资深媒体人评价的那样:“省人民医院正以低姿态、亲切的态度、灵活的营销,悄悄走进越城人中间。”

上下夹击

城区医院以变应变

省级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优质医疗资源丰富;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医疗市场龙头,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地市级医院则处在两者之间,被称为“夹心层”。在前者积极下沉、后者固守地盘的情况下,地市级医院该如何发展?

近日,本土头部医院不仅忙着招兵买马,还积极提升装备实力。去年11月底,市人民医院公开招聘2名专家,分别是医学美容科学科带头人和病理科学科带头人。同时,该院在原来的双休专家门诊基础上扩容,每个双休日增加了热门专业、热门专家的门诊号,破解“上班族”看病难问题。

越城其他“腰部”医院也纷纷出招,以“招聘会”“个性化需求”和“下沉”为突破口,发展和巩固自己的市场。

2023年12月16日,绍兴文理学院举办医学类2024届毕业生校园专场招聘会,共涉及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200多个岗位,地址在越城区的招聘单位占了近4成。这是医学类校招首次在绍兴举行,不仅给绍兴本地毕业生提供了就近应聘机会,也吸引了省内外高校医学类毕业生。

此外,技术设备领域也是医院“修炼内功”的重点。1个多月前,全市首台国产“移动CT”落户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小巧身躯满载硬核功能,能够实现传统大型CT的轴扫、平扫等功能,核心技术与核心部件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最关键的是能实现“机器动、人不动”,可以直接将设备推到患者病床前操作使用。

前不久,51岁的张阿姨身患“庞贝病”,这种病会使患者的呼吸肌、四肢肌无力,最后呼吸衰竭而死。张阿姨从另一家医院转入了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经过及时救治告别了ICU病房,很快就能在病床上刷抖音了。市人民医院是绍兴地区唯一一家对庞贝病有诊治经验的医院。如今,张阿姨可以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了。“自由呼吸的感觉太美妙了!”她高兴地说。

市第二医院在服务城区居民的同时,积极优化“医共体”建设。3个多月前,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王坛分院急救站点正式启用。站点可辐射南部山区,大大缩短急救半径,切实方便周边群众,特别是居家的老年群体。春节前,该院预计新增3家120急救站点。

寻求差异

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外来大鳄”的入场,带来了更先进的医疗技术与服务,本地医院与其同质化的竞争势必会造成患者的流失和收入的下降。当前,本地医院正在改变发展模式,通过差异化战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医疗需求。比如,当前越城区高端产业蓬勃发展,相关医院为高端人才推出服务套餐。

越城区人民医院为义诊造势。

去年12月以来,越城区范围内的几家综合性医院纷纷锁定“高端人才”。2023年12月7日,滨海新区高层次人才诊疗服务中心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正式开张,这是全省首个专门为高层次人才搭建的诊疗保健服务平台。2023年12月19日下午,绍兴第二医院与滨海新区合作的高层次人才诊疗服务中心正式签约。

据了解,高层次人才诊疗服务中心提供“六个一”服务,通过开通一条医疗服务热线、配备一名专属保健医生、提供一站式就诊便捷陪诊服务、给予一份优惠健康体检及个性化健康管理、安排一条联通省内外名医专线、定期组织一系列专家健康宣讲等举措,构建起全方位、深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高品质的健康咨询、诊疗对接及相关延伸服务。

日前,拓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国家级领军人才,根据身体情况要求配备一位中医,经过对接后,绍兴第二医院专门为其配备了一名中医保健医生。与传统人才医疗服务项目相比,高层次人才诊疗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更广泛,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黏性更强。

每家医院根据所在片区的实际情况和产业特色的不同,深耕自身医疗特色。比如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所在的“南闲”片区,布局了养生、养老相关产业,医院积极开展“下沉式”的护理服务。该院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的延伸护理照顾模式,以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终末期肿瘤患者等特殊患者为服务对象,选派护士到居民家中提供服务,内容涵盖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前不久,该院傅月美护士收到一位90岁高龄患者的居家订单——灌肠护理。电话沟通后,医院结合他的病史及前期腹部立位片检查结果,安排护士备好所需用品立即赶往患者家中,为其进行了少量不保留灌肠,有效缓解了患者痛苦。

义诊擂台

优质资源离百姓更近

“赵大夫,真的是您呀!我正打算过来找您复查呢,没想到您亲自过来了,真是太方便了。”在市人民医院的义诊现场,一位患者激动地说。市人民医院这次放大招的地点是皋埠鲸银城。

放射科主任医师、副院长赵振华,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副院长鲁葆春,胸外科主任医师、副院长喻光懋……3名副院长带队,40个学科、43位专家为市民提供免费义诊,这些专家都是平常难以挂到号的大咖,阵容强大,很多病人早早等在现场。

没有选择周边区域,却偏偏在皋埠举办义诊活动。这不异于在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的“地盘”抛下一枚“炸弹”。现场,原本相对冷清的商场内排起了长队,一些市民敏锐感受到两大医院之间的激烈竞争:“一号难求的专家号,现在竟然送号上门。”

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在城西开展首场社区义诊。

最近越城区的义诊特别多,战火从城东蔓延到城西。“医院竞争加剧以后,患者成为大家争抢的资源,下沉也就成了必然选择,这是各大医院争取患者增量、提升医患黏性的必要手段,而义诊是其中影响力大,又比较亲民的一种方式。”业内人士分析。

2023年12月29日,北海街道快阁苑未来社区邻里中心内“搬”来了一个“临时医院”,专家团队集聚,市民闻讯而来。老年活动中心内,麻将桌变成了医生们的“诊疗台”,座椅左一排,右一排,一边是医生,一边是社区居民。门口的咨询台前,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引导居民选择就诊学科。人群中,三五名志愿者正在分发一沓沓“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的宣传资料……

同一天,由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组织开展的“护佑健康,医心为民——我为群众办实事”义诊活动在北海街道信达社区举行,该院精神科、心理科、老年科的医疗专家开展测血压、测血糖、医学诊疗、用药咨询、健康科普等服务。

绍兴二院城西门诊部位于越城区霞西路上,由原绍兴第三医院院址变身而来。“骨科义诊22号,泌尿外科义诊15号……”记者近日在门诊部现场看到,叫号显示屏上不停更新着各科室的义诊信息,所有科室打出了“免费义诊”的服务招牌。“我们刚入驻城西,很多人还不知道医院开诊了,借着义诊广而告之。”现场工作人员说。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一场场暖心义诊,背后充斥着硝烟,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将完善越城区各家医院的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本地医院的医疗技术、经营与服务理念,最终受惠的还是老百姓。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今日越城)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宏超/文 汤桂平/摄 编辑:倪妮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