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佳萍
本报讯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其充电需求也日益旺盛。为进一步优化调整充换电设施用电价格,规范完善充换电服务收费行为,日前,我省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规范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并于今年1月1日起在全省正式施行。
新政带来哪些变化?“总体基调是实行分类管理、价格同步下调、低谷相对拉长、监管明码标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本轮价格政策实施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平均用电价格可下调10%~15%,切实做到为充换电设施经营企业和广大用户降本减负。
绍兴作为首批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之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这对车辆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新政有四大亮点值得关注:
首先,设置了全天11.5个小时的低谷时段,低谷时长位居全国第一,且中午保留2小时低谷时段,可满足网约车、私家车等中午充电需求,降低其用电成本。
其次,设置了季节性尖峰时段,仅在供需紧张的夏冬季(1月、7月、8月、12月)设置尖峰时段,引导充电负荷削峰填谷。将供需相对宽松的时段设置为平段时段,电价不予浮动。同时在春节、“五一”、国庆假期,增设深谷时段,电价下浮比例最高达80%,促进风、光等新能源电力消纳。
此外,新政还对充换电服务收费行为进行了规范。原先,公共充电站的费用主要由电费和服务费组成,且服务费的收取由企业自定。现在充换电设施经营主体应在经营场所及充换电App等的醒目位置,按全省统一的示例样式公示价格信息,确保总充电费用、电费和服务费清晰透明。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市场环境公平透明。
除了关注充电价格外,近年来,我市还一直重抓充电设施建设,破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早在2020年6月,市发改委就印发《绍兴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充电桩规划布局、建设管理、运营管理、监督管理等相关要求。尤其是2022年以来,我市瞄准群众“急难愁盼”新难点,大力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编制印发《绍兴市“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协同推进机制,主动做好问题排查、治理推进以及统筹协调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截至去年年底,我市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9127个,并在全省率先启动公共充电站(桩)“村村通”布点建设。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