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给历史“打光”的人——记绍兴博物馆副馆长、知名策展人沈一萍

2024-01-01 21:58

来源:

从过去展品加标签的简单陈列,到如今各类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特展、大展,人们发现,很长时间内被冷落的博物馆展厅,正成为一个个古今交互的“剧场”,让民族的文脉、先民的智慧、昔日的印记,在这里被照亮,被景仰。

这几年,绍兴连续举办轰动文博界的名人大展,2021年“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2022年“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2023年“笔无常法 雅丽丰繁——任伯年绘画作品展”……让世人从另一个纬度,认识和了解名城绍兴,绍兴名人。

这些大展的背后,都少不了一个人的名字——沈一萍,现任绍兴博物馆副馆长、知名策展人。

沈一萍觉得,博物馆永远是一座城市文化输出的指南针,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她说:“让展览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绍兴文化的窗口,是我们的使命!”

导演+编剧 做好历史“打光”人

2023年12月18日,当“笔无常法 雅丽丰繁——任伯年绘画作品展”最后一件外借展品归还给兄弟博物馆,沈一萍狠狠松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也告诉整个策展团队:“此次展览正式结束了!”

坐在办公室里,沈一萍的思绪被拉回到数个月前,当时,中共绍兴市委、绍兴市人民政府决定抓住杭州亚运会的契机在2023年9月9日至12月9日举办“笔无常法 雅丽丰繁——任伯年绘画作品展”,全面介绍绍兴近现代著名海派画家任伯年的艺术,向全国和世界展现古城绍兴的文化魅力,

这几年,绍兴把“文化名人年”作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抓手,围绕王羲之、王阳明、徐渭、鲁迅等名人打造一系列节会活动,推动了绍兴文化品牌的传播。有了前几年策划大展的经验,仅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绍兴博物馆就携手国内24家文博单位推出此次大展,从时代背景着眼,全面展现任伯年的艺术世界和时代风貌。

有人说,策展人就像是为历史“打光”的人,大到主题、风格、形式、推广,小到墙上一颗钉子的定位,都离不开他们的谋篇布局、匠心巧运。在绍兴这些文博大展的“大电影”中,沈一萍身兼编剧和导演。

每一次策划大展,沈一萍交出去的都是厚如剧本一样的展陈大纲。等所有工作启动后,她又化身为整个“剧场”的导演,根据“剧本”设计,让“演员们”就位。“每一件文物,从一打开,我就站在那里,有些时候我是亲自上手的,哪怕一个毫米差池我都要调整,因为我要把最好的呈现给大家。”她说。

2021年是徐渭诞辰500周年,沈一萍主持策划了“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汇聚全国30家文博和古籍收藏单位的100件(组)文物,珍贵文物占比达83%;2022年,绍兴博物馆携手国内35家文博和古籍收藏单位推出“高古奇骇——陈洪绶书画作品展”……这些大展都印上了“国内首次”“规模最大”“藏品最优”等标签,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绍兴文脉中的“高光时刻”。

小书童+学者 当好文化“传声筒”

“我本身是书画专业的,1995年9月进博物馆的时候,展览的横幅是手写剪下来用别针别上去的,海报是手绘的,展品标签是手写的。”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工作瞬间,沈一萍十分感慨,她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博展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策展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常觉得自己前辈子是这些名人身边的小书童,才让她此生能够在博物馆里,与他们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这些经历也深刻涵养着她自身气质。

从2013年起,绍兴博物馆开始致力于名人文化的推介,这一年是沈一萍真正展现策展功底的开始,她策划了“兰亭的故事”特展并启动全国巡展。截止目前,该展览已在国内46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巡展,还走向意大利等国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兰亭的故事”开启了中国博物馆界巡展的一个新模式,成为业界的一面旗帜。

“我们主打的是一个服务,我们会邀请对方和我们一起做,将对方的馆藏文物一起整合。重新制作展板,设计展厅布局。“沈一萍说,这种模式能在融合中迸发出别样的火花,真正当好文化传播的“传声筒”。2017年,由她策划的品牌展览“圣贤之道——阳明的故事”在绍兴博物馆开展,此后几年,“阳明的故事”已在全国巡展十多家博物馆。

在沈一萍的心中,博物馆还是一个做学问的好地方。因为学术性是展览成立的基石,所有的策展人都深谙这一点。撰写展陈大纲时,沈一萍必须结合展览主题进行提炼、取舍,这个过程需要阅读大量历史文献进行消化,然后为观众列出一条清晰简洁的历史脉络。

“既要回到过去,在人类文明的灿烂遗产中钩沉拾贝;也要面向今天,面向时代、面向年轻人与古为新。”沈一萍说,“我们在一次次策展中,将自己‘逼’成了学术研究者。”沈一萍说,这也是博物馆最养人的地方,你可以完全沉浸其中,做你想做的学问,去抚触那段被湮灭的历史。

继承+展望 成为故事“讲述人”

展览,是博物馆面对观众最直接的窗口。展览的质量、水平关乎博物馆的形象。近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公共生活重要容器的博物馆,被赋予了更加辽阔的使命和想象。

沈一萍说:“面对新形势,我们也在求变求创新,我们最大的特色是讲好历史的故事,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讲故事,考验着策展人的能力。”比如在任伯年绘画作品展的5米高柜里,沈一萍特别增加任伯年的人物画的展板解读,指出其人物画的时代意义和乡土情结。“我们在不断地文化继承中,力求让所有人都能够看得懂,而不是走马观花。”她说:“我们的每一位策展人,其实都是很好的讲解员。”。

在新的一年,展望未来,她希望通过博物馆一年又一年的努力,继续打响绍兴名人文化这张金名片,讲好绍兴故事,让更多人在一件件文物遗珍中,产生“一眼千年”的悸动,勾起心中最恒定的文化情结。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敏霞 编辑:宋玥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