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江南文化牵手新潮魔都,绍兴靠啥吸引“侬”?

2023-08-28 10:43

来源:

你在上海邂逅绍兴了吗?绍兴遇见上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绍兴对上海似乎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据统计,今年“五一”和端午两个小长假,来自上海的游客占我市接待省外游客总量的25%以上,排名省外客源地第一。

自8月24日“名城绍兴·喜迎亚运”上海人游绍兴文旅推介活动暨绍兴文旅好物节在上海南京路启动之后,绍兴文旅花开浦江两岸。短短3天,仅在上海浦东正大广场举行的绍兴文旅好物集市就吸引了16万人次前来参与。

上海90后小伙张浩在小区楼下和江南水乡绍兴“相遇”了。张浩所住的上海普陀区中远两湾城社区是上海内环最大的社区,也是本次文旅推介活动的重要一站。通过参加现场活动,张浩拿到了精美的文创产品,“蕴涵着江南的秀气和灵动,很符合我对于书香绍兴的想象。”张浩说,期待有机会到绍兴亲身感受那独特的韵味。

本次文旅推介活动中,持续三天的文旅好物集市始终是人头攒动,每个展位前都挤满了人。市文旅集团、绍兴黄酒集团及来自各区、县(市)的40多家参展单位和商家,纷纷拿出各种好物:有嵊州木雕、竹编、扇子等文创产品,有黄酒、青瓷、丝绸等国字号“招牌”,更有小笼包、榨面、香糕等特色美食。

出生在绍兴的孙磊在摊位前久久驻足,“我很小就跟随父母来到上海,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机会回绍兴看看。”孙淼说,好物集市唤醒了他的思乡之情,“等有闲暇,一定带老婆孩子回去看看,好好感受一下。”

对上海游客来说,绍兴特有的水乡意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都是吸引他们的闪光点。

黄淼是一名高二学生,他对绍兴的慢节奏生活充满期待,“虽然我来自上海,但对绍兴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向往,绍兴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与上海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黄淼甚至现场唱起了毛不易的《水乡》,他说那一句“余晖洒下一缕缕随笔潺潺,晚风里灯影柔曼”便是他眼中的绍兴。

如何抓住这些特点吸引新游客、留住老游客?近年来,绍兴在巩固提升吸引力、加强游客黏性上不断做文章。乘着亚运东风,把握“赛会+文旅”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积极打造具有国际风度、江南特质、绍兴韵味的国际文化名城,聚力做好文商体旅融合大文章,徐渭艺术馆、阳明故里、孑民图书馆等一大批文商旅项目建成开放,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绍兴古城文化地标更丰富了,吸引了不少前来欣赏展览、拍照打卡、收集盖章的游客。

在上海工作的24岁姑娘戴静是绍兴的“忠实粉丝”,来过绍兴3次的她,每次都发现了一些新变化。

“最早一次跟团游绍兴,团里几乎都是妈妈辈。”但戴静发现,最近两次来绍兴,和自己“抢位”的都成了年轻人,“特别是穿着汉服的小姐姐。”

“年轻人已经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为增添更多“潮”元素吸引年轻游客,我市举办了多场音乐节、动漫展等契合年轻人的活动。如此次推介会现场,市名城办推介了绍兴古城版citywalk路线,让游客在深度体验中探寻古城文脉底蕴,感受人文烟火。

近年来,绍兴的研学游也越来越热。本次推介活动现场,绍兴市文旅集团作“跟着课本游绍兴”研学主题推介,发布多条研学线路,带领游客打卡课本里的“宝藏”景区,沉浸式感受课本中的文化风物、历史掌故,期待更多沪上学子走进绍兴,感受“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独特魅力。

“我为家乡代言”也让更多绍兴籍年轻人为家乡发出激情的“吆喝”。董楚雯是东华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此次推介活动现场,在绍兴土生土长的她受邀成为了一名绍兴文旅推荐官。“我为家乡代言。”董楚雯说,作为“最地道”的导游,接下来她会带更多的同学、朋友走进绍兴。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赵婧赟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