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华舍小学二(10)班的三名同学来到会稽山黄酒博物馆,深入了解黄酒的酿造历史,感受绍兴黄酒的独有魅力!
会稽山黄酒博物馆,位于会稽山下、鉴湖之滨。博物馆分三层,主题分别是黄酒体验、人文故事、企业研读。总建筑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内设黄酒起源厅、绍兴黄酒厅、会稽风云厅、黄酒文化体验中心等。一进入会稽山黄酒小镇,一股浓浓的酒香便扑面而来,跟着工作人员慢慢走进博物馆内,黄酒的历史及会稽山的起源一一出现。1743年的会稽山前身叫云集酒坊,历经两百多年的历史沉淀,碾转腾挪之间,唯一不变的是醇香浓郁的美酒。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时驻足停留,聆听会稽山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介绍,饶有兴致地了解绍兴黄酒的历史文化、酿酒工艺、养生功能和老字号百年风云历史等内容。
绍兴黄酒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绍兴就能酿造精良的美酒,有史记载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清代乾隆皇帝不但多次品饮绍兴酒,还御赐“金爵”商标以示奖赏。
我国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都与绍兴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就是在今天,很多名人也与绍兴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孩提时代的“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到结婚必备的“女儿红”,金榜题名时的“状元红”、生日祝寿的“花雕酒”,绍兴人的一生与酒,与黄酒之间是有着千年的情感凝结。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绍兴酒一般在农历七月制酒药,九月制麦曲,十月制淋饭(酒娘)。大雪前后正式开始酿酒,到次年立春结束,发酵期长达八十多天。酿酒以糯米为原料,经过筛米、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罐后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罐陈酿(3年以上)等步骤造出成品酒。
参观过后,同学们来到了体验区——画坛。所谓“画坛”就是用生动的色彩,精美的雕塑装点花雕酒坛,这是我国的一项非遗文化。在这里,同学们用自己手下的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原本朴素单调的酒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力。
在这里,同学们感受到了传承千年的黄酒历史文化,体验到了独特的绍兴民俗风情,零距离探究了绍兴黄酒的酿造奥秘。
(华舍小学二(10)班)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