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诸暨一男子清理家中的油烟机管道,刚把手伸进去,就摸到几个“毛团子”,掏出来一看,居然是四只“国保”雏鸟,在里面安家了。
从油烟机孵出的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屠先生家住赵家镇,最近他发现家里的油烟机管道堵了,想要清理下。没想到他用手掏管道时,掏出了一团草窝,还带出了4只雏鸟。
这四只毛茸茸、胖乎乎的雏鸟,吓得缩成一团,又凶又萌的样子令他忍俊不禁。" 小家伙躲在油烟管显得有些害怕,瑟瑟发抖。" 屠先生第一时间报了警,诸暨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闻讯前来救助。
经专家辨认,这4只“小家伙”是领角鸮的雏鸟,即鸱鸮科、角鸮属的猫头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同于一些一般只出没在山林和农田的猫头鹰,它们也生活在城市里。领角鸮的眼睛又大又圆,头顶竖着小型耳簇,体色偏灰或沙褐色,就像树干的颜色。
诸暨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越牛新闻记者,“每年的2-5月是领角鸮的繁殖季,它们会在天然空洞、树干繁殖后代,这四只领角鸮宝宝的父母,显然把油烟机管道当作了天然空洞,稀里糊涂地在这儿产崽带娃。”
“每天晚上七八点,我在家都能听到嗒嗒的鸟叫声。”由于屠先生在枫桥工作,家里不常开火,工作忙碌之余他也未多在意。
刚搬进救助站时警惕的领角鸮宝宝
由于这四只领角鸮宝宝羽毛还未丰满,也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被暂时收养在诸暨野生动物保护站。
4位鸟宝宝从此搬进了新家。
在救助站的15天
有了新名字“枭家伙”
每天吃饭睡觉打瞌睡
记者随同诸暨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工作人员赶到了雏鸟所在的救助站。救助站隐匿山林间,离市区约10公里。
鸟宝宝正齐刷刷站在院内的一株含笑树上打瞌睡。它们伫立在茂密的枝条上,一动不动,偶尔睁开萌萌的大眼睛,向我们眨眼示威。
“这是一种白天睡觉晚上精神的‘萌’禽。”饲养员吴银张一伸手,这些“大眼萌娃”就乖乖站到了他的手背上,亲昵而温顺。“不同于成年的猫头鹰,幼年雏鸟的毛色泛白。它们是5月18日送来的,刚来时还未满月,现在最大的那只也仅有140g。”吴银张给四只小可爱取名为“枭家伙”:“它们刚好是属枭类的,我就叫它们‘枭家伙’,不是大小的小。它们现在特别听我话呢。”
吴银张告诉记者,这些雏鸟已在救助站生活了15天,全程由他照料。每天清晨,给这窝鸟宝宝喂食生肉,逗逗它们,成了他早起的最大乐趣。
“送过来时它们还不会上树,羽毛都没长齐,现在也不具备野外放生条件。至少还需照料一个月,等具备了独立捕食能力,才能将它们送归山林。”吴银章感叹,“或许哪天清晨,我一觉醒来,它们就已经悄无声息地飞离,回归真正的家了。”
一天接到3个电话
越来越多的“不速之客”得以安家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森林植被的恢复,绍兴的野生动物不断增多,“闯进”居民家中的“不速之客”也越来越多,诸暨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的救助工作也“遍地开花”。
“昨天我刚接到电话,村民将捡到的一只刺猬送到大唐派出所了,一看是省级保护动物。”诸暨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就接到了3个救助电话。4月-6月是刚孵化的小鸟落单的高发季。越来越多珍稀濒危动物,经过市民和政府的合力救助,在诸暨的深林中安家。”
记者从诸暨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2023年共接到市民救助电话30次,救护收容野生动物40只,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2只。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厉燕军 冯古川 编辑:姜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