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中风发病率是血压正常者的7.76倍,服用降压药是高血压患者控制病情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但很多中老年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定期服药,还擅自停药,导致一些本该避免的险情发生。
58岁的钱女士有着三年的高血压病史,这天早上醒来后,突然出现意识模糊、口齿不清的情况,很快陷入深度昏迷。家属将她送到了绍兴第二医院,头颅CT的检查结果让家属的心吊到了嗓子眼。
家属 王女士:初步诊断说很严重,脑干出血,没想到她有这么严重,吓到了,真的吓到了。
病情危重,医院神经外科诊疗团队进行了紧急会诊,在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为其进行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脑干血肿。
绍兴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 杨国芳:做了CTA(CT血管造影)排除了颅内血管畸形,第二,通过CT复查,我们发现她出现了脑积水,脑积水更加会加重颅内高压,而且引起意识障碍,所以我们复查好以后就计划,一是把血肿抽吸掉,第二要给她做脑室外引流,缓解她的脑积水,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所以我们计划用立体定向术,相对来讲手术要简单得多,创伤也小,时间短。
钱女士的手术很顺利,总共抽出了约5ml的血肿。两周后钱女士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言语交流,转入医院的康复科进行肢体及吞咽等功能锻炼。而在事后探寻其发病原因时,医生发现,不规范用药成了钱女士这次发病的罪魁祸首。
绍兴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科主任 俞迪红:她服药很不规则,漏服了四天以后出现了血压的突然变化,现在老年人相对来讲依从性还好一点,有些年纪比较轻的往往容易忽略,以前都说中风病人都是六七十岁、七八十岁的,现在病房里好几个都是四五十岁中风了。
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首次确诊后,就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确定是否需要服药、服用哪些药物。降压药物多种多样,年轻人和老年人在用药上也有所区别,不可轻信偏方,或根据经验自行服药。同时,血压是测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的。有的患者发现服药后症状有所好转,擅自减药或停药是不可取的。当然如果漏服降了压药,也不需要进行双倍剂量补服。
绍兴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科主任 俞迪红:还是建议一是需要按时服药,第二需要平时的长期监测。
(内容来源:全媒体时空)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朱丽 陈浩 通讯员 吴佳莲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