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食品安全出问题了到底找谁?答案来了

2023-03-29 10:57

来源:政务资讯

全国各地均在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食品安全的“两个责任”具体要怎么做?今天我们一一解答:

总体要求

背  景:2022年9月22日,国务院食安委、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食安委发〔2022〕7 号)(以下简称《意见》)和《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0号)(以下简称《规定》),分别对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以下简称“两个责任”)作出新规定。

一.食品安全“两个责任”

按照国务院食安委部署,各级食安办正积极落实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二.食品安全属地包保责任制度

1、实行责任清单制。建立健全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责任清单制度。分层是指包保干部按市、县、乡、村分为四层;分级是指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2017)》,结合地方实际,将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划分为A、B、C、D级。层级对应是指市(州)领导干部包保A级主体,县(市、区)领导干部包保B级主体,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包保C级主体,村(社区)干部包保D级主体。包保干部须按照对应层级压紧压实食品安全责任。

(一)市(州、盟)领导干部包保A级主体。A级主体原则上包括:特殊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企业,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餐饮企业,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用餐人数30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用餐人数500人以上的幼儿园食堂等。(二)县(市、区)领导干部包保B级主体。B级主体原则上包括: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中型食品销售企业、餐饮企业,用餐人数500人以上30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用餐人数300人以上500 人以下的幼儿园食堂等。(三)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包保C级主体。C级主体原则上包括:微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小型食品销售企业、餐饮企业,用餐人数2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用餐人数 100人以上300人以下的幼儿园食堂等。(四)村(组、社区)干部包保D级主体。D级主体原则上包括:微型食品销售企业、餐饮企业,用餐人数2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用餐人数100人以下的幼儿园食堂,以及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者。

2、实行任务清单制。建立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抓好常态化防控、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宣传和培训”的任务清单制度。各级包保干部须照单履职、挂图作战,每季度对包保主体至少开展1次督导,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应增加频次。当包保主体的风险等级升高或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包保干部要靠前办公、现场督导,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风险防控和应对处置工作。

3、实行督查清单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督查清单制度;省、市、县、乡要相应建立督查组。各级督查组要对包保干部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的情况,尤其是对是否履职尽责、是否完成任务进行督查。根据督查结果,对工作不得力、责任不落实的进行警示约谈、限期整改并视情通报。

4、建立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制度。包保干部须同本级党委或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村党支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明确包保主体,履职尽责,完成任务。

三.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

1、健全单位责任体系:深入贯彻《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含自然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以下简称“两员”)制度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已发配备食品安全员,符合条件的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全面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风险防控动态管理机制,制定食品安全风险清单、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员守则,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

(越城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