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小孩进异性公厕 这样的尴尬你遇到过吗?

2023-02-08 17:14

来源:

男童母亲要求女子向男童道歉

上海松江临云园第三卫生间

1月30日,哈尔滨一女子发布视频称,她因制止6岁男孩上女厕被辱骂。后续男孩母亲还打电话喊来孩子父亲,来了之后也对她进行语言侮辱。该事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这样的新闻不是第一次出现,可以说,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类似的事情就会引起线下线上的争论。那么,父母到底该不该带小孩进异性公厕、更衣室或澡堂?

事件

小孩进异性公厕

这样的困扰不少

“道歉,跟孩子道歉,取得他的原谅!”“你伤害他心灵了!”上文所述事件中,男孩妈妈是这样为儿子“出头”的。据了解,此事发生在哈尔滨一地铁站的女厕所内,一女子发现有个男童站在里面,于是对孩子说:这里是女厕所,男孩不能进来。孩子母亲则称该女子伤害了孩子心灵,将女子堵住要求道歉,双方在厕所内激烈争吵。

视频中的妈妈反复质问“这么点大孩子不可以进女厕所?”而更惊人的是,男孩妈妈一边骂人一边打电话,把男孩的爸爸叫来了女卫生间。

根据媒体报道,可以发现这样的事件并不是个例,并越来越引起公众关注。

2017年,成都一名5岁男童被母亲领进了女更衣室,一姑娘为此和她发生了争执。

2018年,家住武昌的邓女士,带着9岁的女儿在更衣室换衣服,却接连遭遇母亲带着男孩子前来更衣的情况,先是三四岁的男孩,而后又是七八岁的男孩,双方的家长也因此发生了摩擦。

2021年,有网友微博发帖称游泳馆更衣室每天都有女性带儿子进来,引发热议,“不止一个!都是10多岁的……”来游泳的女性表示都很介意。

2022年10月,山东烟台一家温泉酒店,一女子带男童进入女浴室遭投诉后与服务员发生争吵。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男童身高1.2米左右。

近日,四川成都一女子称,自己到某商场女厕所如厕,发现里面设有无遮挡的男童小便池,旁边隔间内有很多女性上厕所,非常尴尬。

多数网友认为孩子不能进异性厕所

日前,央广网发起了一项关于“6岁孩子是否可以上异性公厕”的调查,截至记者发稿前,有163479位网友参与了投票。其中,虽然有2.6万人认为“可以理解,如果是妈妈单独带孩子的话”,但更有9.6万名网友认为“不应该啊,儿童3岁以后就开始有性别意识了”。

3到6岁是孩子性别角色确认关键期

“男童进女厕引争吵”“男童进女更衣室让人困扰”“男童该不该进女澡堂”类似的事件每次都会引起争议,但大家的心中也有一定的标准:多大的男孩不能进?家长的态度究竟应该如何?

在上海,洗浴中心大多明确规定,高于90厘米的儿童禁止混浴。这个身高对应的年龄大约为2到3岁。

香港《公厕(行为及举止)规例》明确规定:5岁以上的儿童不得进入异性厕所;5岁以下儿童必须在有合适人员陪同的情况下,才能进异性厕所。

在国外的公共场所,一般也都有禁止超过6岁的儿童进入异性更衣室、洗手间等公共区域的规定。

心理学研究指出,3岁以前的儿童性别意识较弱,儿童逐渐意识到“男女不一样”普遍是在3到5岁期间。随着成长,孩子们会逐渐发现男女在着装、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的不一样,而6岁的孩子显然已经有了明显的性别意识。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胡光伟教授表示:“很多妈妈觉得男孩很小,不能独立上男厕所,就把他带到女厕所,这可能会让男孩混淆性别,这个以后会出大问题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性教育专家刘文利建议,孩子入学前,家长应指导其去同性卫生间。出门在外,则最好由同性家长陪伴孩子上卫生间,如果无同性家长随行,又担心孩子安全,带孩子进入异性卫生间时应把隔间门关好,避免让其他人感到不适。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卫生间属于私密场所,6岁男童应当具备性别意识,原则上不能出入女性卫生间,否则可能侵犯女性隐私权。母亲作为监护人,随意携带男童进入女性卫生间且未采取保护措施,属于监护失责。

如男童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因此,被侵权人有权要求监护人及侵权人赔礼道歉、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

性别教育的第一步是家长要重视

有舆论表示,家长应该在重视性别意识教育的基础上予以切实有效的引导,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性别意识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家长应该建立起对该问题的重视,之后才有实施的可能。其实实施的过程也并不复杂,只需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多进行“现场引导”“实景式教学”,多在生活里让孩子意识到两性之间的差异,教会孩子正确的平等与尊重的概念,并明晰性别教育的目的不是消除两性的差异,而在于促进两性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如此,才能让此类社会问题减少、让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解决儿童如厕之困,城市第三卫生间建设还需加速

2016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就已明确要求,城市中的一类固定式公共厕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厕所,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所有5A级旅游景区也必须具备第三卫生间。

2017年,上海市发布的新版《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也规定商业区、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重要客运场所应设置第三卫生间。其实在上海,第三卫生间2014年就已经出现。当年央视曾报道,上海延安中路、世纪大道、徐家汇公园等地已出现第一批第三卫生间,配备有男女两性的大小两种规格卫生设施。截止到2022年,上海各区已经陆续有公共卫生间也配备了第三卫生间。

第三卫生间有别于公厕的男女分区设置。它是专门为带儿童的父母或需要有人看护的老人、残疾人等群体设置的,免去母亲带男童进女卫生间、儿子无法照顾老母亲如厕等尴尬。

但客观上讲,第三卫生间的数量仍比较缺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全国约有近一万座城市公厕中设置了第三卫生间,约占城市公厕数量的6%。这样的比例,显然难以满足需求。在去年南都民调中心发布的《儿童友好城市公共服务需求调查报告(2022)》中,受访者希望增设第三卫生间的呼声最高,保洁欠佳、数量不足、位置隐蔽是当前第三卫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2年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提议把第三卫生间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建好、建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因此,建设第三卫生间还需要加速发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教师李静建议:“可以将无障碍卫生间和第三卫生间合并,根据双方的建筑和设计标准进行调整,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不浪费空间。”

事实上,如何让孩子在公共场所使用卫生间,也是反映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能够自觉带孩子使用第三卫生间,或者在条件不满足时采取一定措施,如关好隔间门、提前向场所内成员表达歉意,也是素养的体现。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周琦炜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