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下方桥齐贤镇,有一座古老的石宕遗址——羊山。据方志载,这里原是绵亘数里的石头山,属于会稽山向北延伸的余脉,因石质坚硬,品质上乘,早在越国时期就成为采石的好地方。。
羊山石佛景区 高利华/摄
在宋代,齐贤属于安昌乡管辖的两个里之一。南宋嘉泰《会稽志》卷九说:“羊石山在县西(应是北)三十六里,山有石如羊。”羊山原名叫羊石山,因山形似羊因而得名。至于其地理位置,显然是古代方志地理方位不清的又一案例。羊山在山阴(绍兴古城)之北偏西,而不是城西。齐贤羊山风景区包括石佛寺、羊山公园和羊山石城景区,范围大致与原来的羊山山体范围相吻合。
在古代,羊山最引人瞩目的是名列浙江四大石佛之一的羊山石佛。到齐贤羊山公园,沿着小道缓步前行,远远便可望见水上数峰突起,草木蒙笼其上,倒映在湖面上,湖光山石交相辉映,那便是羊山石佛寺。
关于羊山石佛的来历和形成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羊山祖居记》记载,羊山之头有古石佛寺,石佛高七八丈,大数十围,穴石而成,面、目、手、足无不备具,其像创于晋。而《羊石山石佛庵碑记》则认为石佛于隋唐之际凿成,最初是杨素为了兴兵讨伐豪强高智慧而组织采石工匠筑下的一座绝壁孤岩:“吾越羊石山,去府治三十里。隋开皇时,越国公杨素采羊山之石以筑罗城,好事者因山凿石为佛,合以石庵,庵壁有古字,字隋唐间迹也。”
羊山石佛景区 高利华/摄
石佛峰左侧有城隍峰对峙,石色深黛。在城隍峰石壁下方抬头仰望,十方摩崖石刻便可一览无余。其中,相传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所书的“飞跃”二字,当地文史研究专家考证认为宋将韩杲卿手笔,2005年12月版《绍兴摩崖碑版集成》中拓片可辨“徐北龙书,韩友龙镌”。
环湖而行,岩峰嶙峋,潭影澄碧,风光旖旎。清代咸丰年间,会稽举人、御史宗稷辰经丘寻壑,感叹于羊山奇绝动人景致,留下《羊石山壁铭》一文:“开皇所凿,武肃所保。叱羊如龙,风雷震踔。一角去邪,三泉润桥。福下土方,灵境天造。”明朝才子徐渭《游石宕诗》中“天意人工两无意,方能成此孤峰撑”两句,将羊山残山、涧水、奇峰、秀石的独特景色概括为鬼斧神工、毫无精雕细琢之痕迹,其声势俨然,真可谓孤峰巧筑,宛似神工。采石后残山剩水的刚柔相济之美,是历代采石者锻造的。
明万历丙申(1596),当地诗人赵完寻春羊石山,赋诗题铭:“三月相邀探上方,转迤林麓路茫茫。且看春在山如锦,莫问年深石似羊。绝壁高攀瞻法像,小桥斜渡到云房。池边更爱源头水,可待僧来一洗觞。”相传,羊山大佛凿成之日,空中忽有鹫鸟飞翔,世人以为这是祥瑞,便依岩建灵鹫禅院,以供石佛。灵鹫寺因此而产生。石工凿岩成龛,雕石成佛,遂成“佛在石中、石在水中”之奇景,随后更名为石佛寺。
羊山石佛景区 高利华/摄
石佛寺庄严静穆、雄浑古朴,木质梁柱刻着精美的对称图案,墙体有刀刻斧凿的质感。四周碧潭环绕,更胜于前人在城隍峰摩崖石刻上所题诗句“寺内幽绝胜仙境,游澄鸟瞰景惊人”描绘的风貌,宛如蓬莱仙岛在水中央。
2022年,在亚运会的契机下,匠心独具的蚕茧形羊山攀岩中心建立起来,它融合了纺织布料飘逸灵动的特性和攀岩运动所独有的美学纹理,编织出江南水乡地道的绍兴味儿。攀岩中心和“野生”的羊山石城、修葺一新的羊山石佛寺一同构成了羊山新的风景,成为融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宗教文化、亚运精神于一体的多元“打卡点”。
指导:高利华
作者:沈佳钦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