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铸币局10月17开始发行印有黄柳霜头像的25美分硬币,她也成为首个登上美国货币的亚裔、华裔美国人。该硬币来自美国铸币厂的“女性铸币计划”,在2022年至2025年期间,每年发行5种带有知名女性头像的25美分硬币。
Bags and rolls of circulation quality 2022 American Women, Anna May Wong quarter dollars will be offered to the public at numismatic premiums above face value on Oct 25 by the United States Mint.
图源:Incluvie
图源:United States Mint
据NBC 10月19日报道,黄柳霜,祖籍广东台山,是移民美国的第三代华人,被认为是好莱坞首位亚裔影星,活跃在默片时期的1920年代,在好莱坞对华人歧视和歪曲的岁月里独自奋斗,为后辈华裔演员开创宽广的戏路,被看作黄金年代好莱坞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形象。
1905年1月3日,黄柳霜出生在洛杉矶唐人街一户开洗衣店的贫穷家庭。她从小就对电影很感兴趣,甚至会攒钱逃课溜进片场观摩。年仅9岁的她开始向制片人投递简历,11岁那年,她给自己取了艺名:Anna May Wong。
此外,她也是异国时尚界的宠儿,深受伦敦、柏林等地上流社会的追捧。1934年,黄柳霜被纽约模特组织 Mayfair Mannequin Society 誉为“全球衣品最佳女性”。1938年,美国《展望》杂志称其为“全球最美华裔女孩”。
黄柳霜与反种族主义
放眼40年的职业生涯,黄柳霜始终在与好莱坞的种族主义作斗争。有限的主角、刻板的选角,以及她与白人演员之间巨大的片酬差距,都体现出当时影视行业的不平等。
在电影《海逝》中,黄柳霜饰演的角色名叫莲花(Lotus Flower),爱上了一个美国男人,却被他抛弃,最终含恨自戕。“莲花”因而代指一种刻板印象:亚洲女性恋爱时常常遭遇始乱终弃。而另一个刻板印象,“龙女(the dragon lady)”,也源于黄柳霜最著名的角色之一,出自1931年的《龙的女儿》,往往象征着野蛮而邪恶的引诱者。
黄柳霜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她对好莱坞的不满,也一直在努力突破限制。她在接受《电影周刊》采访时表示,“我厌倦了那些千篇一律的角色。为什么银幕上的华人几乎总是反派,而且是如此残忍的反派——滥杀无辜、背信弃义、阴险狡诈,我们不是那样的人。”
她突破政治、种族和性别的藩篱,在排华风潮及质疑声中成为引人瞩目的国际明星,在群星闪耀的影史黄金时代留下一道别致的东方魅影。上世纪三十年代,她还毅然回到中国,变卖自己的珠宝家当,支持抗战。
黄柳霜去世六十年后,她的遗产仍在影坛与时尚界广为流传:她的标志性造型使20世纪20年代的摩登风格再度流行,而她不忘祖国、反抗种族主义的精神也被世人传诵至今。
(内容来源:纽约时报、visata看天下)
作者: 编辑: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