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中日民间友好交往的使者
9月24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日两国都在举办民间纪念活动。
9月24日,日本仙台鲁迅研究会举办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与藤野严九郎”学术研讨会,以此纪念中日民间友好交往的使者藤野先生。
由鲁迅先生的不朽名篇《藤野先生》所开拓的中日民间友好交往,令鲁迅与藤野先生的“惜别”成为新的起点,近百年间,它播下种子、成木成林,在新时代里还在不断地延续,给未来带来希望。
“藤野先生惜别祭”活动举办5年
今年8月11日,是藤野先生逝世77周年,他的家乡日本福井县芦原市在这天举办了“藤野严九郎先生惜别祭”活动。
位于日本福井县芦原市的藤野严九郎纪念馆。
绍兴市外事办国际交流处王雪妃告诉记者,据她了解,当时有百余人参加了这一活动,芦原市卸任市长佐佐木康男也在其中。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的侄女田伟女士,演奏了她为藤野先生所作的歌曲。参与者一起朗读了《藤野先生》日语版的部分段落,凭吊了藤野先生墓。福井县最大报纸《福井新闻》特别编委伊与登志雄,发表题为“读《藤野先生》与脉管学笔记”的演讲,纪念这位中日民间友好交往的使者。
据悉,从2018年开始,芦原市每年举办藤野先生惜别祭活动,今年是第5年,参与者越来越多。
多数国人是从鲁迅先生的名篇《藤野先生》中认识藤野先生的。这篇写于1926年的散文,回忆了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留学生活,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
文中这样描写藤野先生: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将走的前几天,他(藤野先生)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藤野先生,1874年出生于日本福井县芦原市,1901年起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师,1915年离职回乡自设诊所,1945年8月11日去世。
藤野先生的孙子藤野幸弥近日对中国媒体表示,“如果不是鲁迅,藤野先生的故事只能流传在家族的圈子里”“只是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善意,让他成为一个名人,我们非常感激中国。”
藤野先生成为中日民间友好交往的使者,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鲁迅遗孀许广平访问日本福井县,原计划去芦原市祭拜藤野先生墓,由于连日活动过度疲劳,只好委托鲁迅生前好友内山完造代为祭拜,内山在藤野的墓前朗读了许广平的信。从那以后,藤野先生的名字逐渐被他的家乡人熟知。
1964年,芦原市建起了第一座与藤野先生有关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藤野先生的头像和“惜别”两字——翻刻自藤野先生送给鲁迅的照片背面亲笔题字。
1980年,在藤野先生出生地芦原下番,设立了一块由鲁迅之子周海婴题写的“藤野严九郎碑”。因为这层渊源,1983年,鲁迅的故乡绍兴与藤野先生的故乡芦原市结为友好城市。
1983年,芦原市政府将藤野先生居住的老房子改建成纪念馆,后老房子两易其址,2011年搬迁到芦原火车站对面,乘客一出站就可看到这座藤野先生故居加诊所改造的纪念馆,前面是一座鲁迅和藤野先生的雕像。
2018年,绍兴市与芦原市缔结友好关系35周年,当时的芦原市市长佐佐木康男访问绍兴,带来一份特别的纪念品:70册关于鲁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漫画书。
鲁迅在日本的故居“佐藤屋”对外开放
日本仙台市的鲁迅故居“佐藤屋”。
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为东北大学医学部)留学时居住“佐藤屋”,其旧址被修建成“米袋一丁目公园”,于今年4月1日对外开放。
东北大学是日本七所老牌大学之一。成立于1903年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原址就在东北大学片平校区。
鲁迅是这所学校最早的中国留学生,1904年9月入学,1906年3月退学,就读时间一年半左右。
在学校旁,有鲁迅到达仙台后最早居住的房子,这是一处老式的日本民居,叫“佐藤屋”,一个叫佐藤喜东治的仙台藩士(武士)的家。房子位于河边,可以眺望广阔的广濑川河和远处的青叶山。
当时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附近的很多人家都接受学生寄宿,唯一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周树人寄宿在“佐藤屋”,尽管他在这里只住了几个月,但是这屋的主人三代人与鲁迅子孙有交往。
王雪妃告诉记者,早在2004年10月,在仙台市举办的“鲁迅仙台留学100周年纪念祭”上,时任仙台市市长藤井黎表示要把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时的故居修建为纪念公园。
2015年,“佐藤屋”的居住者去世,仙台市便着手在此修建公园,准备向市民开放。如今的公园里有1975年设立、郭沫若题写的“鲁迅故居迹”碑,以及介绍鲁迅先生的展板、足迹图,以及鲁迅用过的井、看过的榉树等,井旁边还种着腊梅树。
在东北大学有“鲁迅纪念展示室”,以及作为文化遗产保存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讲义室,那是鲁迅当年在此上课的阶梯教室,藤野先生曾在此上课,让鲁迅弃医从文的日俄战争资料片的放映,也在这个教室。如今这间教室的门口贴有标牌——“鲁迅的阶梯教室(旧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六号教室)”。
在“鲁迅纪念展示室”里,有关周树人与藤野严九郎的资料展示相当齐全。“周树人学业履历书”、周树人向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递交的“入学志愿书”“关于周树人退学清国留学生监督给仙台医专的通知”……还有藤野严九郎先生的各种资料、由他添加修改笔迹的鲁迅的课堂笔记本,还有藤野先生的教职任命书、履历书,等等。
据日媒报道,仙台市有意将东北大学留存着的鲁迅曾经学习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阶梯教室(六号教室)、该市博物馆的鲁迅之碑、鲁迅先生故居旧址等连接起来,探索与鲁迅有渊源地的观光游等。
藤野先生“落户”绍兴14年
绍兴鲁迅纪念馆广场上的藤野先生铜像。
绍兴鲁迅纪念馆门口的广场上,两棵绿树之间,一尊“戴着眼镜,留着八字胡须”的藤野严九郎铜像,静静地伫立。参观者站在藤野先生铜像前,若有所思。
这尊铜像来自日本芦原市。2008年是绍兴市与芦原市结为友好城市25周年,芦原市敬赠藤野先生铜像,以示继承和发扬先人的友情。
1904年,鲁迅前往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战火纷起,故国遥远,在仙台,鲁迅经历了人生中最困惑和孤寂的时期。而就在这时,他遇到了恩师藤野严九郎先生。对于在异国孤身求学的鲁迅,藤野先生在学业和生活上都给予无尽的关怀。
1906年3月,鲁迅退学,藤野先生赠送给鲁迅一张肖像照片,背后写有“谨呈周君 惜别 藤野”。
1906年3月,鲁迅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退学,时任教师的藤野先生赠送给他一张肖像照片,背后写有“谨呈周君 惜别 藤野”。
鲁迅研究专家、绍兴鲁迅纪念馆原馆长裘士雄告诉记者,1906年鲁迅离开仙台后,俩人未再谋面,但是心始终相通。
鲁迅在惜别藤野先生20年后,写下了名篇《藤野先生》。文章发表后,鲁迅多方打听恩师的近况,但未果。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到日本。据藤野先生的侄子回忆,看着报纸上鲁迅的照片,藤野先生把报纸举过头顶拜了几拜。当得知鲁迅不只把自己的照片挂墙上,写在作品里,而且这些年一直在寻找他,想见他或他的后人一面时,藤野先生深感懊悔,写了短文《谨忆周树人君》刊发在日本杂志上。
2008年9月,在鲁迅诞辰127周年之际,由日本芦原市政府、藤野严九郎纪念馆赠送的藤野先生铜像在绍兴鲁迅纪念馆揭幕,《鲁迅的仙台时代》图片展也在鲁迅纪念馆开展,展览展出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各种公函、照片、报刊和藤野先生用红笔批改的鲁迅的解剖学笔记等珍贵资料。
绍兴鲁迅纪念馆馆长龚凌说,2020年9月24日,“惜别·鲁迅与藤野先生中日云交流暨‘藤野严九郎碑’落成40周年纪念活动”在绍兴鲁迅纪念馆举行。
在这次纪念活动上,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说:“40年来,我曾10余次访问芦原,参加了许多中日友好活动。110多年来,我的祖父与藤野先生的友情故事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已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伟大标志。作为鲁迅的后人,我将会一次次地把友好的标志擦亮。”
在视频连线中,时任芦原市市长佐佐木康男说,今后,两座城市在加深相互了解和友谊的同时,还将扩大交流,促进城市的复兴、旅游文化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
日本藤野严九郎纪念馆负责人刘冬莲说:“每年,有很多中国友人来藤野严九郎纪念馆参观。”
绍兴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叶正生告诉记者,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两市每年都互派代表团出访,青少年交往尤其频繁。疫情发生后,两市交流以线上活动为主。今年7月,绍兴市滨江小学与芦原市金津東小学共同举办以“拥抱亚运,与世界手拉手”为主题的线上互动课堂。
藤野先生的故乡芦原市有关方面采访了一些了解藤野先生生平的人,正在制作纪录片。该市还准备在采访视频中添加中文字幕,将藤野先生的故事介绍给鲁迅的故乡绍兴。
明年是绍兴市与芦原市结为友好城市40周年,中日民间友好交往正在两位先生的故乡续写新的篇章。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沈卫莉 童 波 通讯员 王雪妃 编辑: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