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浙江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民族省份,多到什么程度?
全国55个少数民族,在浙江均有人口居住。
杭州市西湖区“石榴籽家园”
昨天,“浙江统计”公布人口“浙”十年之少数民族人口分析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自1982年“三人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浙江少数民族人口一直呈现递增趋势,截至2020年,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突破220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少数民族种类也在不断增加。1964年时,浙江只有23个少数民族,到1982年增加到了33个,1990年增加到53个,再到2010年,浙江正式集齐全部55个少数民族。
从地区分布看,这220万少数民族人口,在浙江各地分布并不均匀。全省超过六成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金华4个地区。其中,金华市分布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超过40万人,其次是温州市、宁波市和杭州市。
从少数民族种类看,浙江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17个,人口最多的是苗族,在浙江约有57万人,其次是土家族、约有31.88万,第三是布依族,约有31.30万。此外,畲族、彝族、侗族、壮族等四个少数民族,人口均在10万人以上。
浙江为何能成为一个多民族大省?
从数据来看,全部少数民族人口中八成来自省外。其中以男性居多,性别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人口居多;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较低;有超过七成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城镇,且在“杭甬温金”四大都市分布较多。
这一特征与浙江省外流入人口情况相吻合。
浙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省每4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人来自省外。流入人口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分年龄看,省外流入人口仍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
省外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四个城市正是“杭甬温金”,共集聚超过2/3的省外流入人口。其中,杭州和宁波均吸纳300万人以上省外人口。
流入浙江的省外人员,主要来自安徽省、贵州省、河南省、江西省、四川省等。云贵川等少数民族人口聚集的地区排名靠前。
来源:浙江统计局
浙江为什么能吸引全国各民族同胞齐聚?
浙江与民族地区关系紧密。浙江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对口合作涉及8个省区、100余个县(市、区),大部分是民族地区。
浙江湖州第三届“新居民节”
浙江还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
“归属感”也许是更重要的因素。
比如,浙江湖州德清县阜溪街道有近5万“新居民”,占全县外来人口的五分之一,37个民族共5500余名少数民族长期在此生活、学习和工作。
浙江“三月三”风情节
德清县第三届新居民节上,1000余名各民族同胞围着火把载歌载舞,共享节日的快乐。
为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荣誉感与主人翁意识,阜溪街道还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参与社会服务及基层社会治理,组建民族代表工作站、“老王工作室”等平台。
浙江湖州第三届“新居民节”
2020年,浙江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541元,是全国人均水平的近2倍。
在今天,全国数亿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到十分之一左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规模前所未有。
随着人口流动的日益增加,与时俱进做好民族工作,创造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石榴籽”抱得更紧、更密是一个城市和地区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内容来源:浙江统计)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