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幸福!这里的高粱红了,农户笑了

2022-09-19 18:59

来源:越牛新闻

在绍兴诸暨市同山镇布谷湖畔,绵延着1500米长、面积600余亩的红高粱地。田野里,一株株红高粱高高地举着红红的火把,穗粒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映红了天际。这几天,农户们驾驶着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隆声,一株株高粱卷进“肚”里,田间地头一片忙碌的景象。

“今年连续晴热高温对我们高粱产量有不小的影响,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啊!”诸暨市同山镇布谷村村民老王站在自家的高粱地边开心地说。

让农户们感到安慰的是,今年诸暨市农业农村局出台高粱种植保险试点方案,针对面积3亩(含)以上高粱种植基地,诸暨市财政给予90%的保费补贴,减少种植户因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等损失,保险金额为每亩1200元,保费财政补贴每亩54元,农户自负每亩6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今年秋季高粱减产的损失。

据了解,高粱种植已成为同山镇的重要产业之一。早几年,同山镇流转了荒芜的梯田,扩大种植规模,采用轮作方式春种油菜花、秋种高粱,通过不断改进种植技术,种有黑壳高脚白藤拐糯高粱和杂交糯高粱等品种,可亩产优质高粱约300—350公斤,产出的部分高粱由合作社统一制作成“同山烧”白酒来销售,年户均增收2万元。此外,通过发展油菜、高粱观光,还带动了同山镇布谷湖等地旅游收入的增长。

想要酿出一杯好酒,原料至关重要。其中,高脚白藤拐糯高粱是同山镇传统优质高粱品种,颗粒小,淀粉含量高,也是同山镇特产同山烧的最佳原料。眼下,随着全镇3000余亩高粱陆续进入收割期,同山镇多个酒厂、酒坊也开启了秋季酿酒的黄金时间。

江南一带鲜有白酒产地,而在同山镇,世世代代家家户户都会蒸白酒。时至今日,镇上还有不少人家和酒作坊依然保持着古法酿酒的传统。2009年,同山烧酿制工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同山镇全镇共有5家规模酒企、60余家酿酒小作坊和近千户酿酒散户。2021年,同山烧产量超5000吨、产值达6亿元。与此同时,同山烧的知名度和销量不断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何雯 通讯员 何健松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