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绍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比亚迪)的生产车间,15名来自四川仪陇班的学生正在这里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实践。
产品装配、线路组装、设备检测....从跟岗学习到团队合作独立完成一项项生产任务,同学们的暑期实践紧凑充实,在感受智能制造行业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四川仪陇高级工班是我市积极开展东西部协作,推进技工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10月,四川仪陇班正式开班。44名来自四川仪陇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正式开启在绍兴技师学院的3年求学生涯。作为首个在绍注册学籍的中西部合作班,四川仪陇班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为东西部合作办学开辟了新路径,指明了新方向。
“订单式”培养,精准匹配需求
开学初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了三方协议,学生正式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在办学方式上,采用“2+3”办学模式,学生在仪陇当地学习两年半后,来绍就读,1年后注册为绍兴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正式学生。学生毕业后发放绍兴技师学院全日制高级工班毕业证书,学历等同大专文凭。
“免学费”就读,给予暖心服务
在师资、教室、住宿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实行免学费就读。在校学习期间,培养企业按照每人300元/月和600元/年标准给予学生生活补贴和探亲交通补贴。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的跟踪指导,及时为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提高学生的留绍率。
“情景化”教学,提升实操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绍兴城市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宣传,围绕绍兴市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技能人才需求,植入与岗位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开展双师教学,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为学生进行授课、指导,并利用周末等时间指导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现场教学,提升学生对工作岗位和技术的适应能力。
“递进式”奖励,全力助推就业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按照在校就读时间给予学校高级工班每人每年2000元、技师班每人每年3000元的补助。毕业后引导学生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行业企业就业。学生与原实习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协议的,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签约奖励,政府按照在校就读时间给予技工院校每人每年2000元的培养补助。
下一步,绍兴市人社局将进一步总结推广“四川仪陇班”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本地技工院校、重点企业与更多中西部院校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吸引外省初高中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来我市技工院校就读。同时积极开行“金蓝领”引才专列,围绕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目录,绘制引才地图,常态化赴云南、江西、河南等地开展专场对接招聘,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更多技能人才支撑。
(内容来源:绍兴人社)
作者: 编辑: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