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男子突然全身乏力,绍兴医生在他体内找到大量虫卵

2022-06-28 11:35

来源:

这是听起来可可怕怕的一个故事

当然,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就发生在近期绍兴市人民医院

↓↓↓

两年前的某一天

长住绍兴的林先生

在体检后得知自己患了乙肝

经过求医后

他每天按时服用一粒抗病毒药物

为自己的身体保驾护航

平常吃嘛嘛香、体力充沛

倒也觉得自己与健康人无异

但近一个月

林先生却突然感觉全身乏力

而且食欲不佳

于是他便来到绍兴市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肝病门诊就诊

当时

肝病门诊的于丽侠主任

为其安排了肝功能与B超的检查

结果发现林先生的肝酶升高明显

肝脏也已进展至肝硬化的状态

于是立即安排他住院检查

住院期间,医生发现

林先生肝脏内有多发的再生结节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明显

血清肝吸虫抗体阳性

最重要的是

在林先生的粪便内

找到了大量的肝吸虫虫卵!

原来,林先生的家乡在广西,当地常有食用生鱼片等生冷食物的饮食习惯。林先生的肝硬化也考虑由此条小小的虫子引起。那么,这条神秘的小小虫子到底是什么?为何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并发症?

健康科普

肝吸虫,学名华支睾吸虫,其成虫寄居于人体的肝胆系统内,可致肝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

就是下面这货啦!

显微镜下的肝吸虫

人是怎么感染肝吸虫病的呢?

肝吸虫病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传染源为寄生于淡水鱼虾中的肝吸虫囊蚴。主要通过生食淡水鱼生未煮熟的鱼肉感染人体,其次可通过使用受污染的砧板、菜刀、盆碟、碗筷等厨具污染食物进而感染人体。

除此以外,囊蚴在酱油内约可存活5小时,在食醋内约可存活2小时,同时饮用酒的酒精浓度也不足以杀死鱼肉内的囊蚴,因此,生食佐以调味品下肚,亦不能逃避肝吸虫感染的风险。

绝大多数肝吸虫病例出现在东南亚国家。我国主要有两个流行地区:东北地区,如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南部地区,包括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大理州等。主要与当地的地理环境(邻近湖泊)及饮食习惯(喜食生肉)等密切相关。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人体感染肝吸虫后会怎么样呢?

感染急性期,由于吞食了大量囊尾蚴,患者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肝区疼痛、并伴有肝大、黄疸、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体征。

慢性感染者由于感染程度轻,或每次进食囊尾蚴数不多,日积月累感染虫数逐渐增加,则表现为慢性发病。其中,大部分轻度感染者常无症状,少部分仅在食后有上腹部饱胀感、食欲缺乏或轻度腹痛。中等症状则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腹泻并伴随轻度浮肿、肝大等。个别患者因大量成虫堵塞胆总管而出现梗阻性黄疸,甚至发生胆绞痛。重症型患者胃肠道症状显著,腹泻较突出,并有倦怠、消瘦、心动过速、眩晕、抽搐、精神抑郁等表现。慢性重复感染的严重病例发展为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时,出现消瘦、贫血、肝脾大、腹水、黄疸等。若感染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癌、儿童发育不良等,甚至可死亡。

所以食用过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鱼虾后又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如何防治肝吸虫病?

1.常食鱼生的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行血常规、大便常规、影像学等相关检查。

2.确诊肝吸虫的患者不要自行买药,要到正规医生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用药,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是目前常用的驱虫药物。

3.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肝吸虫病,我们一定要注意:

A.避免食用生或未彻底煮熟的淡水鱼虾;

B.处理生、熟食的厨具要严格分开;

C.喝酒、蘸料甚至短时间腌制等小方法均不能彻底杀死肝吸虫的幼虫。

(内容来源:绍兴市人民医院订阅号)

作者: 编辑:徐烨飞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