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很多人的手脚心就开始发烫,睡觉时需要把四肢露出来,甚至贴着墙面才舒服些;还会有很强的燥热感,内心仿佛藏着一团火……
遇到这种情况,你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阴虚体质」。
我们采访了权威专家,教你自测是不是阴虚体质,并推荐一套实用的“养阴方法”。
受访专家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 吕沛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 马立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江海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荣春
手脚心发热,为什么夏天更明显?
中医把“手脚心”看作是阴经的一个小窗口,机体的盛衰都可以在这里表现出来。
阴虚患者有个典型的症状,那就是“五心烦热”,即双手心、双脚心和心胸,而且天气越热,表现越明显。
手脚心发热,夏天更明显
《黄帝内经》说:“阳盛则身热……能冬不能夏。”这是因为,夏天心火较为亢奋,流汗多对于心的阴阳平衡是有影响的。如果本来就心阴不足,出汗会触发阳亢之症,诱发或加重手脚心发热的症状。
再加上夏天是一个开泄的季节,也就是说夏天万事万物都要往外“放”,像树木一样,把冬天储备的养分都提取、展现出来。
天气最热的时候是阴精储备最少的时候,没有了阴精的制约,阳热相对偏亢,轻微时只是四肢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到躯体内部,感觉体内有火气,心情也烦躁。
等到了冬天,万物封藏,自然会把火气压下去,有些人的症状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自测你是不是阴虚体质
阴虚的人大多体形瘦长,更年期女性尤为多见。大多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心情郁闷、后天久病、失血、积劳伤阴有关。
除了手脚心热外,通常还伴有口干、咽干、心烦、面色潮红、性格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等症状。
阴虚体质自测表
这样调养改善阴虚症状
阴虚体质的人要注重滋养阴血,避免阳亢加重,生活中可以从以下细节入手:
睡好觉,给身体修复的机会
睡觉是养五脏之阴最好的方法。晚上早些休息,自然放松,有利于气机在体内的运行。人体很多受损、不足的地方,也更容易修复。
常按三阴交穴
三阴交与脾、肝、肾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脾统血,能运化水湿;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与先天及生殖有关。
水湿、精、血皆属阴,刺激三阴交可起到健脾和胃、养肝益肾的作用,尤其对脾、肝、肾的阴虚病证调治效果最佳。
具体方法:
先取穴,正坐屈膝,小腿内踝尖直上4横指处即是;用大拇指一紧一松地用力按压,并配合揉摩,穴位有酸胀麻的感觉为宜。
两脚穴位交替按压,每侧5~10分钟,每天2~3次。
避免疲劳的累积
要保持好心情,遇事不要急躁,以免肝火过旺。工作中注意安排好时间,周末合理休息,尽量避免疲劳感的累积。
饮食要少吃辣
少吃火锅、烧烤、干果、炒货等食品,也要少吃辣椒、大蒜、葱、花椒等辛辣燥烈的食物,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和鱼类等。
还可以适当多摄入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食物,比如:
杂粮中的小米、大麦、小麦、玉米和赤小豆;
蔬菜中的大白菜、冬瓜、黄瓜、紫菜和豆腐;
水果中的鸭梨、西瓜、百合;
肉类中白鸭肉、鹅肉、鲫鱼和蛤蜊等。
坚持合理的食疗
以下食疗方每周可食用3~5次,长期坚持有助滋阴补血。
猪龙骨炖山药
龙骨焯水,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厚片或滚刀块备用。锅里倒水烧开,放入焯过水的龙骨,再放姜片、葱段,开大火煮10分钟,去沫,换小火煮半小时,再放入山药,煮至肉和山药酥烂即可。这个食疗方适合各类阴虚人群。
莲子百合煲瘦肉
取莲子(去莲心)20克、百合20克、猪瘦肉100克,加水适量同煲,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用,每日1次。这份食疗方有清心润肺、益气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体质见干咳、失眠、心烦、心悸等症状的人食用。
宜静养,不适合过度运动
手脚心偏热的人,体内阳气偏多,会总想动。而静能制动,因此阴虚的人要少运动(尤其是剧烈的有氧运动),有助缓解手脚心热的情况。
推荐静养,如打坐、瑜伽、练习深呼吸等,每天十几分钟到半小时即可。
阴虚的人还可以辨证服用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这两种药不建议自行服用,找中医师就诊比较稳妥。▲
(来源:震元堂)
作者: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