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工作以来,
李女士患上了一种怪病。
有时候一直拉肚子,
半天功夫要跑厕所三四次,
有时候却便秘三五天。
几经辗转,
她终于被确诊,
原来是肠胃在闹“情绪病”。
上着课、睡着觉
都要忙着跑厕所
李女士今年30岁,是一名教师。这5年来,她一直被一件尴尬的事情所困扰。有时候正在给学生上着课,肚子就开始闹腾,剧烈腹痛,逼得她跑出教室直奔厕所。
严重的时候,甚至是在晚上熟睡中也会被这阵翻江倒海闹醒。这样一来,搞得她晚上也睡不好,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每次腹泻缓解后,李女士又好几天不排便,肚子胀胀的很不好受。
这样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李女士情绪起伏特别大的时候,或者吃了生冷食物。她还有个爱好,喜欢吃油炸食物。因此,她时不时会感觉肠子一抽一抽的疼痛,饭后常会短时间内出现肚子疼。为此,她还前往医院进行肠镜检查,都没有查出什么问题。
长期的肠胃不适让李女士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就连朋友聚会也不能愉快参加。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找到了镇海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包科颖。
工作任务繁重导致焦虑情绪
影响肠胃功能
结合各项检查,李女士长期肠胃不适的问题终于被确诊,她所患的是肠易激综合征。
包科颖说,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非器质性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并同时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
“这个病又被称为肠胃的‘情绪病’。从我门诊的情况来看,以女性为主。”包科颖解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消化科门诊的多发病、常见病。
由于李女士常年腹泻,导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脸部有斑、不耐寒热,辩证她的体质为肝郁脾虚型。交谈中包科颖得知,李女士在学校里承担着教学和行政职务,压力不小,焦虑情绪非常明显。
包科颖为李女士开具内服中药,再配合艾灸将细辛、肉桂等研磨成粉后用蜂蜜调和外敷于穴位,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李女士的肠胃不适明显好转。
肠胃疾病的症状还会表现在其他脏器
“目前看来,焦虑情绪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包科颖告诉记者,现代人压力大、精神紧张,精神和心理因素对肠道易激综合征影响较大,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已成为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但该病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
眼下正是春夏之交季节改变,忽冷忽热,加上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多有肝气郁结,又多食生冷,导致脾胃虚弱,易引起慢性腹泻。若不加诊治,疾病往往逐年加重,饮食稍不注意即出现腹痛、腹泻。时间久了,极易诱发肠易激综合征。
她提醒,这些高危因素也需警惕:
饮食中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芹菜、胡萝卜、葡萄干、香蕉、杏子、咸脆饼干、酒精和咖啡因等,也要避免摄入乳糖比如乳制品。其次,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因素都可引起肠黏膜肥大细胞或其他免疫炎症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引起肠道功能紊乱。研究表明,有肠道感染史的患者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比无肠道感染史的患者高4倍。因此,清洁饮食尤为重要。
肠易激综合征除了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的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肠外症状,如头痛、腰背痛、心悸、尿频、尿痛、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等。
如何改善肠易激综合征?
包科颖说,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式,除了药物以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达到一个自我改善的过程。
规律饮食,多吃粗面粉或高纤维面粉、面包,以及富含麸质的谷物或糙米等高纤维的食物,对改善症状有帮助。对于便秘型IBS患者食用亚麻籽、燕麦可以改善便秘、腹部不适。
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每周3-5次高负荷的体格锻炼或每周3-5次20-60min的身体锻炼(跑步、有氧运动和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整体胃肠道症状、负面情绪和焦虑等。
(内容来源:宁波晚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