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咖啡,你有故事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ins风”(网络用语,指的是Instagram上的图片风格,色调饱和度低,整体风格多偏向复古冷调。)的咖啡车悄然在城市兴起。
打开某书搜索「移动咖啡车」,相关笔记就有2万+篇。区别于欧美标榜自由的个性售卖,或是韩剧里邂逅浪漫的重要场景,这些移动咖啡车似乎更像贩售“氛围”的网红拍照点。
后车厢里的简单吧台,一跃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浪漫场景。
当夜幕降临,城市角落里,到底是诗和远方在咖啡中相遇,还是昙花一现的跟风泡沫?越牛新闻记者对此做了调查了解。
网络图片
“是你要的氛围感吗?”
深夜11点,绍兴越城某创意园内,一辆黑色桑塔纳旅行版停在路旁,霓虹灯牌闪烁,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惹眼。
敞开的后备箱里,摆放着咖啡机和小吧台。
这里销售的咖啡种类并不多,美式、拿铁、生椰……价格从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
虽然已近午夜,行人寥寥,但仍有两三个年轻人围在车旁消费,周边空闲的简易矮桌上还留着没来得收走的咖啡杯。
在店家经营的视频账号里,移动咖啡车旁的闲坐聊天、倚在车上各种摆拍的靓丽姑娘……这样的画面被打上#街头咖啡#的文化标签,搭配流行的背景音乐,再写上一句“是你要的氛围感吗?”让这辆小众咖啡车有了追求新潮的粉丝。
他们每天追问最多的问题是“今天去哪儿?”
这样一家“咖啡馆”从某种形式上来说挺像绍兴老式的爆米花车,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没有准确的营业时间,连光顾的客人也都很随机,所有制作的设备都放在一辆车上,看老天脸色,看老板心情,遇到了就是缘分。
深夜移动咖啡车
不仅在创意园内,在越城区迪荡湖公园入口处,最近一段时间只要一入夜,就能看到一辆“移动咖啡车”,三五个打扮时尚的年轻人,围在一辆打着“适当聊一聊”横幅的黑色标语下,手捧着咖啡杯,进行着各种自拍。而在网络平台上,这些带着浓郁自我宣传色彩的视频,被一条条地产出。镜头中,一个个年轻的脸庞变着法儿地向受众展示着惬意,优雅和所谓的时尚。
就像老板在账号里宣传的一样,“不下雨的话,晚上八点半不见不散”。
在短视频平台上,像这样的“移动咖啡车”在绍兴越来越多,而视频所表达的内容,似乎都是宣扬,“这就是一种新风尚”。
抖音博主发布的视频
那么好了,问题来了,这样的移动式咖啡车,它在收获了一些流量后,是否真有带货能力?
“掌声中,问题不少”
一辆车、一台咖啡机、几张折叠桌椅。相比与传统的实体咖啡馆来说,经营一辆移动的咖啡车看似省钱省力受到年轻人追捧,但实际上并不容易。
网络图片
“这个行业年轻人很多,但大多数挣不到钱,虽然在网上一片叫好,但这种商业模式不大行得通”。一位从事餐车设备生产超过五年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越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诗与远方的宣传方式让太多人盲目地进入这个行业,但他们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经营道路。
而另一位咖啡车达人在坚持了大半年后,于去年12月宣布“放弃”。店主坦言,虽然一路上收获了不少支持和好评,但败于现实也是没有办法。“也许是自身问题吧,真做不到其他咖啡车自说的晚上入千的营业额,奉劝入坑的小可爱们慎重。”
除此之外,移动咖啡车本身也存在着问题。
“城管怎么看?食药监会来查吗?”
“经营需要执照吗?属于占道经营吗?”
……
这些网友的提问,更像是撕去“ins风”外衣后,赤裸裸的灵魂拷问。
“先有安全,再谈氛围”
那么,对于这些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相关部门“怎么看”?
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人员表示,像这种流动摊,他们在路上发现后,第一件事就要查看他的营业执照,如果是无照经营则立即要依法予以取缔。
“像迪荡辖区没有路边经营许可点位,也就是说,在路边摆摊是不可以的。”
此外,越城区迪荡市监所也给出了回应,“我们已经关注到了这个现象,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执法人员表示,在食品安全面前,问题不分大小,如果有市民在消费这种流动摊位时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请马上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近期,他们会加大监管力度。
虽然,在绍兴还没有查处的相关案例。但是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15日,因涉嫌影响市容秩序,宁波某“网红”流动咖啡车遭市民投诉,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东部新城直属中队执法队员赶到现场,叫停了其继续售卖。
执法队员对经营者表示,用车子搭电启动咖啡机、制成咖啡售卖,存在用电和食品安全隐患 ,占用公共停车位和人行道的行为破坏了航运中心周边的市容秩序。依据《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执法队员对“网红”咖啡车的部分经营工具实施了扣押措施,要求经营者接受进一步处理。
如此看来,要想真正成为城市街头的文化,光靠网红流量还远远不够,创意经营,首先要在在合法安全的范围进行,然后才能考虑如何长久的生存、发展。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编辑:钱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