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前岩水库:碧波荡漾润万民

2022-03-07 07:45

来源:越牛新闻

■河(湖、库)名片

前岩水库:

位于嵊州市北部三界镇前岩村,集雨面积38.6平方千米,总库容117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灌溉农田面积1.8万亩,年均灌溉水量500万立方米、年均发电100万度,年均供水400万立方米,惠及4万余人。

水库于1958年3月动工兴建,1959年4月开始蓄水,1960年12月竣工。1960年建成电站。水库于2008年实行除险加固,同时关闭上游的污染场区,对库区实行禁泳禁钓,落实专人进行卫生清理保洁,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被评为绍兴市2017年度“最美河湖”。

绵绵群山抱库水,盈盈碧水映群山,山水一色美如画。坐落在嵊州市三界镇前岩村的前岩水库,掩映在山峦、村落之中。

半个世纪前一次整村搬迁后,前岩水库建成,这颗闪烁的“明珠”得以现世。水库不大,却集灌溉、防洪、发电、供水等功能于一体,润泽一方土地,养育万千百姓。

聚力修建

从越城区出发,驱车1个多小时,记者便到了前岩水库。从管理处大门出发,沿着斜坡向上走,几百米后,一段平坦的水泥路映入眼帘,这便是水库大坝。继续往前,环顾四周,远处青山如黛,峰峦如聚,坝下田畴锦绣,水天茫茫。站在堤坝上眺望,浩浩库水,透蓝如璧,微风吹拂下,水面泛起层层叠叠的细浪,一波接一波缓缓而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纷纷兴修水利,紧邻沈塘村的前岩村区域被选中建造前岩水库。1958年的腊月廿八,临近过年,村里接到要求搬离的通知,村民们二话没说,当天就搬离村子,疏散到上游空地和附近的20个村。

“那个时候大型机械设备几乎没有,我们只能用锄头铁锹修水库。”村里老人回忆道,附近十几个村庄的村民家家户户几乎都没人闲着,除了做生产队必要的农活,其他人都投入水库建设中,挖泥、筑坝,大家肩扛手提,造出了嵊州第二大水库。

为何如此费力也要建好这个水库?“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当年参加建设、如今已逾耄耋的村民沈大爷笑着说,有了水库就可以发电、可以灌溉,都是造福俺百姓的。“我们村就是整个公社里最早用上电的那批。”说话间,沈大爷一脸骄傲。

1960年,前岩水库电站修建完成,当时年均发电量在30万度左右。几年后,由于钢筋砼压力管浇筑质量较差,漏水严重,危及电站安全。1970年,对电站进行了改造,厂房也重建了。20年后,在澄溪江引水工程和电站输水工程中,电站又进行了一次改造升级,还新开掘了一条长166米的输水隧洞供发电灌溉使用。

“到本世纪初,前岩水库电站还是跟不上用电需求,电站报废重建。”前岩水库电站站长吴作毅告诉记者,他从1992年来到前岩水库管理处工作,见证了这座电站的点滴变化。2015年7月,电站完成了自动化改造。“现在我们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开闸放水发电,比以往轻松多了。”吴作毅说。

润泽百姓

2008年,走过半个世纪风雨的前岩水库迎来了一次大整修。经过1年多的紧张施工,被水利部定为国家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前岩水库再现雄姿,亮化、绿化、美化等工程随之完成。水库不仅修了一条700多米长的主坝,还对龙凤峧、丁家峧两座副坝进行加高加固。“大坝上铺了大理石,装了路灯,和以往的小土坝完全不一样了。”前岩水库管理处负责人李华告诉记者。

沿着水库巡查,前岩水库工程管理处处长沈百祥带记者来到溢洪堰附近,沈百祥告诉记者,在汛期,前岩水库发挥了泄洪的重要作用,尤其到夏季汛期的时候,天天都要泄洪,泄洪堰下面的泄洪道可直接让水库里的水流往曹娥江。

“那边就是我们的两个副坝,主要是用来引水灌溉。”沈百祥指着水库另外两侧的堤坝介绍,这边的龙凤峧副坝下面是东干渠,库里的水沿着渠往下,滋养着4000亩土地,另一边沿福源干渠下去,则给2000亩土地提供灌溉水源。

“还有1.2万亩的农田,都是利用发电尾水进行灌溉的。”沈百祥告诉记者,村民需要灌溉的时候,会打电话到管理处,再由发电站工作人员开闸放水。“一边放水发电,一边灌溉,最大限度地做到一水两用。”沈百祥说。

在灌溉供电的同时,前岩水库还承担着三界镇饮用水源地的责任。2005年,为了改善农村生活水平,把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三界镇计划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水厂,而前岩水库成了水源地的不二之选。“因为三界镇只有我们水库是中型水库,水源充足。”沈百祥说,而且前岩水库的地理位置便利,基本处于镇中位置,而其他水库相对来说路程较远。

通上自来水,给三界镇的居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今年49岁的郑燕君家住三界镇,自来水的顺利连通大大便利了她和家人的生活,“之前我们要去几百米之外的水井打水,特别是天热的时候,要来回好几趟,很不方便。”郑燕君告诉记者。

生态治理

前岩水库虽然地处山区,但上下游及四周分布着多个村庄,尽管没有工业污染,但生活污染曾威胁水质。

据了解,前岩水库上游有4个村庄共有1000多户人家,水库不远处还有一个村庄友谊村,有900多户的常住人口。友谊村村民陈大妈告诉记者,以前大家的卫生意识不强,也缺乏卫生设施,不少村民有随手把垃圾扫进村中溪流的习惯。上游村庄随意丢进溪中的各种垃圾也会汇集于此。

“10多年前,前岩水库曾被人承包,大批量养鱼,这也给水质带来一定的威胁。2005年前岩水库成为饮用水源地后,养鱼才被中止。”李华告诉记者。如今的前岩水库担负着给三界镇4万人供水的任务,因此水质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

2012年开始,三界镇政府和前岩水库管理处再次联合治理前岩水库,彻底清除各类生活污染,同时切断污染源。如今,周边各村实施截污纳管,配备垃圾箱,每个村有专职保洁员负责清扫垃圾。“现在水库里很少看到垃圾和漂浮物了,保洁工作做好了,村民也不愿意破坏这样好的生态了。”沈百祥告诉记者。

“我们的保洁员都很认真负责,所以水库平时一般都比较干净。”李华告诉记者,这几年,前岩水库积极推动长效管理,采取以水养鱼、以鱼治水的生态治水方式,通过在水库中合理放养滤食性鱼类,消灭水体浮游生物,改善水质,保证水库水质处于优质状态。沈百祥介绍,花鲢鱼是以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为食的鱼种,属于有机鱼,能有效净化水质。放养鲢鱼后,三界镇治水办还建立了水库生态养鱼日常管护制度。

“我们在水库周边设立了安全警示、禁泳等标识,周围还设立一级水源保护区标志牌,提醒村民。”李华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村民来钓鱼、游泳,管理处还派专人进行不定期巡查。

如今的前岩水库风景秀丽,成为附近村民闲时散步纳凉的首选地,“特别是夏天的晚上,路灯装上以后,来的人更多了。”沈百祥说,水库逐渐成为了当地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保护水库的行动。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赵婧赟 编辑:张艺涵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