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嵊州浦口的山坳里,藏着一座网红水库--眠牛弄水库。
这个润泽了当地半个多世纪、原本为保障民生而修的水库,如今不仅是一项惠民工程,更是被不少网友赋予了“小九寨沟”的美誉。
水库爆火的背后,是游客对水库美景的认可,也对水库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当地正在积极探索一条人和水库和谐共存的良性发展道路。
好水源好山
从嵊州市中心驱车出发,半个小时后就到达了嵊州市浦口街道四明村,再经过一条狭窄的山路,风景秀丽的眠牛弄水库就出现在了记者眼前。
沐浴着冬日暖阳,记者站在水库的大坝上往下望,大片水杉倒影静静地映在湖面,与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一篇绝美的山水画,宁静而悠远。湖中的湖心岛,仿佛镶嵌在明镜上的翡翠,为水库增添了独特魅力。在水库管理所的大厅里,水库展示图显示,水库库形宛如一条飞鱼,悠闲向剡溪方向游去。
“水库这么美,离不开四明山的滋养。”眠牛弄水库管理所所长茹万煊站在大坝上,指着远处绵延的山脉说,水库的源头为四明山泉,常年不竭,素有“眠牛腹地风水穴”之称。如果说四明山是浙东的“绿肺”,那么眠牛弄水库则是四明山的“碧眼”。
四明山素有“第二庐山”之称,山峰秀丽,青翠碧蓝。清代姜君献作《嵊县赋》,盛赞“金钟毓四明之秀”。眠牛弄水库正是汇聚了那潺潺涧水而成, 又长期深受四明青山绿水生态环境的滋养,才有如今美轮美奂的画卷。
在眠牛弄水库管理所附近有个养殖基地。记者到时,正赶上基地负责人潘标强从水库里捕上了一条2公斤的匙吻鲟(俗称鸭嘴鱼)。“匙吻鲟是几年前从美国引进的,肉质鲜美,价格是鲢鱼的10倍左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潘标强高兴地说,这种鱼类对水环境要求很高,能适应水库生活,说明水库的水质不错。
在古代,“眠牛”喻指风水好的地方,那么水库为何以“眠牛弄”为名?记者在茹万煊办公室的一本《眠牛弄水库志》上找到了有趣的解释:“相传库内有一山,形似眠牛,山坡呈一弄,故曰眠牛弄,库取此名。”“水库应该也是风水宝地。”茹万煊笑着说,越来越多的动植物都在附近安了家,在办公室就算关着窗户也能听到清脆的鸟叫声。
水库救灾情
眠牛弄水库始建于1957年,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3平方千米,水库总库容627万立方米。虽然是个小型水库,但自建造后却缓解了当地严重的洪涝旱灾等险情。
建库前,周边水灾频繁。《眠牛弄水库志》记载了民国十一年(1922年)那次严重的水灾。那时堤坝决口,河床改道,泥沙淤积严重,周围村庄普遍被淹,近三分之一房屋倒塌。后续几年,即使多次治理,依然效果甚微,洪灾时常发生。
与水灾相比,旱灾的威胁则更加严重。建库前,周边环境脆弱,连续晴天不到十日就会引发干旱,村民之间为争水纠纷不断。民国十七年(1928年)发生了特大旱灾,有些村庄千亩水田竟然全年粮食无收,即便是平时积水多的田地也只能勉强种一些荞麦,村民挖野菜充饥,情境凄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兴修水利,保障民生。1958年,在众多老百姓的期盼下,用来拦洪蓄水的眠牛弄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库水蓄满就成粮仓。”的佳话至今仍在当地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中传颂,足可见,眠牛弄水库对保障当地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斗转星移,水库作为一项利民工程,“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的主要功能依旧不变。
网红点正保护
这两年,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搜查嵊州游玩地推荐,总能看到“眠牛弄水库”的身影,尤其是秋日里,水库边上那一片棕红热烈的水杉林,成了水库的代表性风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其实水库一年四季都有别样的美。”采访当天,记者遇到了从嵊州黄泽过来的游客黄蔚,她和几个朋友提着精致的餐盒,打算在这野餐。在黄蔚的眼里,春日里,这里草木新生,最宜踏青;夏日水量最丰,盈盈碧水清心明目;秋日水杉林火红一片,映得山光水色愈加分明;冬季大青梅林又是一处奇景。
水库走红后,吸引了不少人气,也带火了周边乡村旅游,一些农庄、民宿纷纷到四明村投资洽谈。
肩负水库环境维护治理责任,茹万煊对水库变成网红打卡点,既高兴又发愁:“水库受到这么多游客的喜爱,自然是好事。但部分游客不文明出游,对水库的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危害。”
为了保护水库的生态环境,这两年,除了第三方团队负责水库的保洁外,茹万煊和同事们也加大了水库巡查的频率,时常劝导不文明游客。“有次我遇到一网络主播通过直播在介绍水库的风景,我和主播沟通,希望她在直播间里呼吁大家要爱护水库环境。当时就有不少网友在直播间回应说要保护水库。”茹万煊笑着说,这两年,嵊州当地如嵊州市雪豹志愿者团队等志愿者团队也纷纷加入到保护眠牛弄水库边环境的队伍中来,
嵊州市有关人士表示,接下去,政府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大对眠牛弄水库的保护力度,让水库持久地成为嵊州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河长感言
推动人水和谐,绘就美丽山水画
眠牛弄水库镇级河长、浦口街道党工委书记 姚兵
浦口街道按照“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坚定绿色发展理念,重点围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等主要任务,突出建章立制,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推进眠牛弄水库等各项治水工作,全力打造水清景美、人水和谐的美丽浦口。
近年来,嵊州市联合多部门对位于四明江主流上游的眠牛弄水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水库能在洪峰期间多引洪水,减轻了当地的洪涝压力。
除了保护眠牛弄水库资源,浦口街道还以工程建设为基础,实施黄泽江综合整治、新四明江建设、沿山高排一期等工程,建成浦口、屠家埠两座排涝站;建成200吨以上的联村水厂3个,惠及群众约2万人;建成艇湖城市公园和月湖公园,大大丰富了居民的生态休闲生活。
在“十四五”期间,浦口街道将以加快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为目标,围绕“五水共治”工作任务,全面严格落实河长制,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加大对眠牛弄水库等水资源的保护,为“美丽嵊州”建设持续贡献河湖长力量。
水库简介:
眠牛弄水库位于嵊州市浦口街道四明村,始建于1957年11月。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3k㎡,水库总库容627万m3,由大坝(主坝1座、副坝1座)、溢洪道、泄洪洞、放水涵洞(4只)、引水渠(总渠和支渠)及电站等部分组成。主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9.32m,坝顶宽4.5m,坝长640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的小(1)型水库。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诸丹萍 实习生 王静文 指导 高利华 编辑: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