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红酒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传统热饮,每当到了寒冷的冬天,人们习惯把水果和香料放入红酒内烹煮,一杯香味浓郁,口感丰富的红酒热饮总能温暖人心。
近两年,国内也掀起了“热红酒”潮,“冬天的第一杯热红酒”成了新的社交热词,这股风也吹到了绍兴。
前段时间,上海一家便利店门口10元一杯的热红酒,火上了微博热搜,老板说一天能卖出500杯。
一时间,各地掀起“热红酒摆摊潮”,在短视频平台上,“热红酒摆摊”已经成了热门话题。
记者发现,绍兴也有餐厅卖起了10元一杯的便利热红酒,吸引了不少前来打卡的顾客。
小小一杯,杯子里还放着一片橙子和一支桂皮作为装饰。“每天我们最多煮5瓶红酒,大概能卖30多杯,基本很快就会卖完。”迪荡商圈一餐饮店店主介绍。
相比街头的热红酒,西餐厅的热红酒则更正式一些。
“今年热红酒在网上特别火,我们也增加了宣传,所以来尝试的客人也很多。”绍兴一家西餐厅的负责人介绍,餐厅推出的热红酒售价为40元一杯。
热红酒的火爆,让不少商家感受到了产品的潜力,一些酒商也顺势推出了热红酒预调酒,有的甚至还有自热功能,食用前只要按一下底部,瓶身可以自发热,非常方便。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热红酒”,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制热红酒的教程,连明星都拍摄视频分享自己如何制作热红酒,这也让煮热红酒的香料也热销了起来。
12月中旬,绍兴的一家主营花果茶等养生食品的电商企业推出了热红酒香料包,上线没多久,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近每天的销量都在400盒左右,一度处于断货状态。
事实上,在中国的饮酒文化中,一直有把酒加热的习惯,即温酒。据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士大夫流行服用五石散,但五石散性寒,所以要喝热酒解寒,至此,中国上流社会开始了温酒饮之的习惯。后来虽然不在流行服用五石散,但是温酒这一习惯却保留了下来,逐渐成为中国人饮酒的一种生活方式。
到了唐代,不少诗人把温酒写进了诗中,如白居易,他一生写了2000多首诗,其中写到酒的竟有800多首,而且很多诗里边都写了温酒,如《问刘十九》中,绿蚁新培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一首诗把寒夜,温酒和对朋友的思念联系在了一起。一壶温暖的酒,成了能够抵御风雪之夜的寒冷之物,也成了思恋朋友时温暖情感之物。
黄酒文化研究者杨一认为,温酒是中国饮酒文化中的一个温暖的符号,国人应该在喝酒的过程中恢复“温酒”这一颇具仪式感的程序。让喝酒这一世俗生活在温酒这一仪式的引导下,进入到我们的情感和精神生活中去。
这两年,绍兴黄酒也在迎合年轻市场,对黄酒作出了不少创新,如黄酒奶茶、黄酒冰淇、气泡黄酒等,或者把黄酒包装与国潮相结合,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营销部部长钱峰认为,热红酒的火热,也给黄酒推广带来了新思路。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烁 文/摄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