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越读越有味

2021-12-03 13:24

来源:越牛新闻

从“宇宙”想开去

章甫

前些日子,不知道该找些什么书来读,觉得自己不太有精神的样子,偶尔翻翻找找,找到了加尔法德的《极简宇宙史》。我对天文以及物理学,不能说有多大的兴趣,但是翻开这本书时,我绝对没有想到,它从一个点上爆发,让我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天马行空起来。

从前不知在哪里看到过宇宙这两个字的意思,现在仍然记得“宇意空间无尽,宙意时间无穷”。并不知道原来我们凭借智慧而观测到的宇宙,只是一个被临界最后散射面所包裹着的一个球体,在这之外是什么,我们只能猜测,无法观测。我们去测量、去观察、去计算,乃至去感知所依赖的物理常数及普遍规则,不消离开这个宇宙,哪怕是在极大和极小的尺度上就已经会出现差错了。那么宇宙外是什么,我们这个宇宙又是什么?我想起中学时读过郭敬明的那本《幻城》,卡索的幻雪帝国,只是幻雪神山的主宰者手中的一个玩具水晶球,可同样又是一代代人心中最神圣的家园故土。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有多少人手里握着命运的筹码想要胜天半子,就有同样多的人,望着茫茫星空,自称心怀宇宙,实则庸庸碌碌。我一直都觉得拿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小星星,是一个超棒的主意。“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些人是照亮历史夜空的闪耀明星。

读到黑洞蒸发理论的时候,总是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以前在新安的塑业工厂里见过的那种再生塑料颗粒机,就像黑洞不断吞噬周围的一切事物一样,这种机器吞噬掉喂给它的所有废弃物或者边角料,也像黑洞不断“蒸发”出粒子一样,吐出塑料颗粒。这世间的规则道理,真的就相通到如此地步了吗?又觉得,宝玉说,活着便一处活着,不活着就一处化灰化烟,也确实痴傻得可以。根据上述理论推理,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其归宿的最大可能就是被黑洞这种大型再生物质颗粒制造机先格式化了再重新组合,一处是万万不能了,烟和灰又占着体积,恐怕也是不能够了。生命总是短暂得恰到好处,最终我们连自己都会失去,加速膨胀的宇宙里,渐行渐远是终极定理,可是这世上的人们啊,总是能看破,却不能不执着。

小时候看考古类的节目,就觉得古人留下的哪怕是张草纸,那都是文物啊,于是经常喜欢把自己觉得珍贵的东西藏起来,想着千百年后被哪个走运的人找到,他也许会在心里感谢我一下。在了解到玛雅文明之类的故事之后,又想万一我们这些文明有一天被迫中断,后面的文明在探寻我们的时候最想找到的肯定是文字啊,这字还是要写好看点,万一以后正好就刨出了我的一张草稿纸呢!后来读了生物专业,做酸奶,做泡菜,做葡萄酒,需要发酵各不相同的一段时间,那时候便觉得,时光,果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呢!


作者: 编辑:金哲楠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