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9月起,越城区民政局与越牛新闻携手推出“五邻社工探访日志”系列报道,以越牛平台为载体,跟随一支队伍,聚焦一群人,讲述实现愿景过程中邻里间的故事。记录、见证新发展格局下绍兴的基层治理,传播基层声音,传递治理成果。
一本笔记本、一床新被子、一张护理床.....这些东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唾手可得,但对于那些特殊困难家庭而言,却是“奢侈品”,是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每一次去探访这些特殊困难家庭,总想着能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五邻社的社工们告诉记者。
从2021年开始,五邻社在越城区范围内摸排了特殊困难家庭的“微心愿”,并面向社会公开认领,借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力量,为特殊苦难家庭点亮希望。
“我有干净的被子了”
昌师傅,下半身瘫痪,想要一床干净的被子
“自从父亲生病后,家里就再也找不出一条完好的被子。”和社工们闲聊时,昌师傅女儿说了这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社工们把他们这个心愿记了下来。
昌师傅下半身瘫痪多年,这些年来,一直靠着低保和残疾人补贴维生。他有个女儿,时常会来照顾他的起居。
“瘫痪的病人容易大小便失禁,经常用尿不湿怕得褥疮,但是用尿垫又容易脏了被子。”昌师傅的女儿将家里的床单拿给我们看,长年清洗下,中间的部位已经泛了白。
在更难清洗的被子上,则留下了或深或浅的深色印记。“我也想给爸爸睡回新被子,但自从我公公得了肺癌,家里实在拿不出闲钱了。”
社工将昌师傅家的愿望发布到“微心愿”平台,很快得到了爱心人士的支持,将一床崭新的被子送到了昌师傅家。
摸着崭新的被子,坐在轮椅上的昌师傅笑了。“谢谢好心人的帮助,谢谢你们的关心。”
“我再也不用为老伴翻身担忧了”
老陈,脑中风,想要一张护理床
“他原来是给人画扇面的,虽然赚的不多,但也能度日。”然而,一场脑中风,使老陈瘫痪在床,再也握不动他的画笔,这个家庭也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社工去探望老陈的时候,他的妻子正在替他擦身。他躺在一张简易的折叠床上,瘦小的妻子通过更改他身下枕头的位置来不断调整身体的角度。
“我力气小,只能用这个笨办法,擦个身很久又很累。”他的妻子说。
了解到这一情况,五邻社社工主动帮老人报了护理床的微心愿。
护理床到的那天,社工们早早等在楼下,合力将这个百来斤的大家伙抬上了六楼。又和邻居一起,比对着说明书,花了两个小时,终于将新的护理床搭好。
“阿姨,摇这里床就可以翻起来,尿盆的话放在这里……”社工耐心地蹲在床边,一点一点地把床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教给老陈的妻子。
“真的太谢谢你们了,我再也不用为翻身发愁了!虽然老陈说不清话,但他也很高兴的。”看到老伴躺在崭新舒适的床上,他的妻子眼里泛起了喜悦的泪光。
五邻社近期“微心愿”认领情况公示
一条微心愿,一位圆梦人
如果你也愿意帮助这些特殊困难老人
请联系我们!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金哲楠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