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小镰仓”意外出圈!网红打卡地如何长“红”?

2021-11-26 15:28

来源:越牛新闻

这里是绍兴“小镰仓”的打卡地

说起上虞的景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绵延的覆卮山、悠悠的曹娥江、文化气息浓郁的白马湖……没有想到的是,上虞区今年在互联网上火出圈的却是名不见经传的皂李湖,一个被称为绍兴“小镰仓”(镰仓,日本神奈川县的临海古城)的“网红景点”。皂李湖何以突然火出圈?皂李湖该如何利用好这波网络流量,打造好旅游度假区?越牛新闻记者进行了采访。

皂李湖:被贴上“小镰仓”标签,年轻游客慕名而来

风景秀丽的皂李湖位于上虞区梁湖街道东南方,水域面积2370亩,是上虞第一大淡水湖,自然风光旖旎,古时就有“皂李八景”之说,即杜墩夜雨、郭墓春云、东阪朝耕、西塘晚眺、马湾二牧、姜岙雪樵、陡门水势、澜岭泉声。

10月末,凉风和暖阳给皂李湖平添了一份惬意,皂李湖作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块开发建设,一座十七孔桥连接了皂李湖的内湖和外湖,环湖建了一条平坦的路,中间用红黄蓝三色画线,这条路就是远近闻名的三色环湖路。

三色环湖路沿湖一侧立着铁栏杆,交替刷了蓝色和白色的漆,转弯处的交通凸面镜上拴着橙红色的救生圈……配上蓝天和远处的青山碧水,自然风光和新建的设施相映成趣。

上虞居民感慨身边竟然有这样的美景。石先生在上虞生活了30多年,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景似千岛湖,貌若西子美’。”

每到周末,皂李湖便吸引了周边的许多游客前来。这些游客以年轻人居多,他们纷纷在三色环湖路上的铁栏杆处留影打卡,很多人都是冲着某社交分享平台App上的推荐而来的。在该App上,经一些网红达人和博主推荐,被打上绍兴“小镰仓”标签的皂李湖成为热门打卡地。

皂李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相传,唐贞观年间,皂李湖一带经常出现旱涝灾害,十年九荒,农民大多颗粒无收。当时有大户曹氏和黎氏看在眼里,忧在心上。他们决定在自己的田里挖土围堤成湖。曹氏和黎氏把闸口、湖塘下的田地腾出来,乡亲们手提肩挑,日夜劳作。历时一年,一个占地500亩的湖挖成了,方圆数里的良田从此免受旱涝之灾。后人为缅怀先辈功绩,取其谐音“皂李”为湖名。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就形成了如今诗情画意的皂李湖。


某社交分享平台App搜到的绍兴“小镰仓”截图

管委会:网友自发“冠名”,但这里值得“一来再来”

镰仓是日本神奈川县的一个临海城市,兴建于公元12世纪,由于保持了相对完好的古建筑群,是继京都、奈良后日本第三座知名的古城。镰仓的江之电车,电车和车道在海边并行,多次出现在《奥特曼》《灌篮高手》《龙猫》等日本知名影视作品和动漫中,蓝天、白云、大海、轨道、电车、斑马线、信号灯的组合渐渐成了镰仓的符号。

而“小镰仓”则是互联网流量时代的产物,如果一个地方有蓝天、铁路,或者有铁栏杆,又滨水,只要选好角度,用上滤镜,就能拍出“小镰仓”的效果,一些美图App甚至还推出了“小镰仓”同名滤镜。

记者在某社交分享平台App上搜索绍兴“小镰仓”,跳出最多的就是上虞皂李湖。在该App上,国内不少景点也被冠以“小字辈”的国外景点名,如“小圣托里尼”“小奈良”“小京都”等。只要有草地、树木、鹿,就可以被冠以“小京都”之名;有蓝白色的建筑,靠着大海,就可以叫“小圣托里尼”。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一共有102个“小京都”、68个“小镰仓”、43个“小圣托里尼”。

即便皂李湖的历史比镰仓幕府创立还要早500年左右,但仍被冠以“小镰仓”的名号。其实有类似经历的景点比比皆是。如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2019年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杭州良渚文化古城遗址,也在该App上被一些博主在分享中冠以“小奈良”;西藏林芝、内蒙古的阿尔山成了“小瑞士”;都江堰、青城山成了“小新西兰”……这些有着丰厚历史底蕴、独一无二壮丽景观的景点,在互联网流量时代均被冠以“小字辈”的外国景点名,事实上也的确收获了一波流量。

李先生2015年就从事旅游行业了,他告诉记者,6年来,旅游推荐平台从马蜂窝到微信公众号,再到如今的一些社交分享平台,他坦言:“一开始看到‘小镰仓’‘小奈良’这样称号的景点,我会关注一下,但现在已经厌烦了。”不过,李先生并不否认这样的标签能吸引来游客。

在皂李湖旅游度假区,当地村民对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也感到高兴,但他们大都不知道这里成了绍兴的“小镰仓”,也不觉得这里像日本的古城。

上虞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王维莎告诉记者,把皂李湖包装成“小镰仓”并不是官方所为,而是网友自发的,皂李湖定位为“休闲运动小镇”,却在互联网流量时代,意外地因为“小镰仓”这个名号火了,收获了一波流量。“不过我们皂李湖的自然景色和基础设施都很不错,来这里游玩不会让游客有被滤镜骗了的感觉,值得一来再来。”王维莎说。

专家:抓住契机打响名号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会长、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规划开发评审专家组成员鲁锡堂认为,皂李湖被冠以“小镰仓”的名号,其实并不是坏事。在他看来,皂李湖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比较好,但并不为外人所熟知,“现在政府把这里打造成旅游度假景区,虽然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国外相比鲜有可比性,但能收获意外的关注,能抓住年轻受众是好事。”

“不用过分纠结皂李湖被比作什么,要抓住契机,用这次意外的流量把皂李湖的名号打出去。”鲁锡堂说,有时候网红意味着流量,却又是一个好机会,但是景区想要做好,首要还是把内涵建设好。

绍兴人文景观丰富,如何利用现代社交平台传播,扩大影响力?鲁锡堂认为,要辩证地看待“网红景点”,一方面“网红景点”意味着新的潮流、新的流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它是否有持久性。如前几年大火的“天空之镜”“玻璃栈道”,当时在社交平台上也非常闹猛,一些景点也都蹭热度建造了“天空之镜”“玻璃栈道”,不过热度过后,这些地方鲜有人问津,投资商也血本无归。“有些‘网红’流量,是没有持续性的,这是我们在做旅游开发时要规避的,但‘网红’不是贬义词,‘故宫’现在也是‘网红’,但是它有自己的内核,所以有持续性。”

“要成为‘网红’,而不是制造‘网红’。”鲁锡堂说,文化旅游开发,重在内核,要做到有持续性,而推介只是外延,“没有可持续性,就是劳民伤财。”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烁 文/摄 编辑:余晓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