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诗路地名㉜丨剡中:越地风光剡领先

2021-11-17 07:27

来源:越牛新闻

“剡中”一名,最早见于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诗:“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那么,剡中究竟在何地,其范围又如何?

剡溪。高利华/摄

通俗而言,剡中即剡溪流经之地;准确来说,其范围与剡县有着密切联系。关于剡县的变化,《剡录》记载,“剡在汉为县,在唐为嵊州,未几,复为县。”又见《元一统志》,五代时,吴越王因此地人物稍繁,“始分剡县十三乡置新昌县”。因此,在唐朝,剡中的范围与剡县基本相符。后人梁章钜对“剡”作出解释:“剡即会稽郡之剡县,世所称剡中也。”郁贤皓教授在《唐代诗人与剡中风光》一文中进一步提炼:“所谓‘剡中’,主要指以剡县为中心的剡溪诸上源。”而五代后,古剡中即在今嵊州、新昌境内。

剡中之名,出于剡溪。其“中”字的由来又与地形颇有渊源。从地图上看,剡中为盆地地形,西北抵会稽山,东北缘四明山,南及天台山脉,剡溪从中穿过,缓缓而行。

青山巍巍,溪水澄澄,山水相映,自然成趣。在唐人心里,剡中是当之无愧的美景荟萃之地。白居易柔情细致:“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崔颢形象生动:“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剡中名山颇多,却不繁复,各有各的特色。“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赵嘏笔下,是气势磅礴的南岩山、晴云拂顶的天姥山;“千峰万壑势深深”,卢象眼中的沃洲山幽深而僻静;“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孟浩然心中的石城山集佛家灵气于一体。怪不得李白扬言:“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不仅是山,剡中溪水亦然。“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所见的溪水宁静而悠长,无声滋润着万物生长;“波涛漫撼长潭月,杨柳斜牵一案风”,方干所识的长潭溪,波涛澎湃,充满生机无限。

嵊州剡中盆地。高利华/摄

名山活水共情处,自有妙藤从中生。顾况在《剡纸歌》中吟道:“剡溪剡纸生剡藤”。剡藤,产于剡溪,为造纸原料。其所成之纸,即剡藤纸,简称“剡纸”,又以“剡藤”“溪藤”“剡楮”代称。剡纸在古时名气极盛,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剡之藤纸有名最旧。”作为纸中精品,剡纸光洁亮丽,在唐代有黄、白两种,轻薄而富有韧性,为唐人称道不绝。后因砍伐无度,剡纸到了宋嘉泰年间逐渐减少,在明代“莫有传技术者”,近乎绝迹。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影视宣传,剡纸再次为世人称道,成为剡中的又一品牌。

我们一路前行,于沃洲山上,踏寻隐者的足迹,眺望天姥山连绵的气势,于剡溪旁,聆听“剡”字的含义,领略艇湖的魅力;我们一路前行,将唐诗宋词高声吟唱,向剡中风光致敬。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的决策部署下,嵊州与新昌作为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融合发展,相互助力,努力打造诗路文化品牌。越地风光剡领先,是对古剡中的赞美,亦是对今剡中的肯定与希冀。

指导:刘亮

作者:朱文卿 编辑:徐烨飞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