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皂李湖:虞城大地一明珠

2021-11-04 08:15

来源:越牛新闻

“景似千岛湖,貌若西子美”,说的就是皂李湖。此行皂李湖,虽已是第二次,但我们还是被她的美深深打动。雨后的皂李湖有着小清新的气质,湖面浩渺,烟雨缭绕,恍若置身于梦境桃源。环湖四周的绿植,早已披上了秋日的盛装,红黄相间,倒映水中,煞是迷人。

上虞区依托资源禀赋,谋定目标绘新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一批批重大文旅项目签约落地,曾经“养在深闺”的皂李湖,其绰约风姿正被越来越多的外人所识。

“治水传说”传千年

风景秀丽的皂李湖位于上虞区梁湖街道东南方,水域面积2370亩,是上虞第一大淡水湖,古时已有“皂李八景”的说法。这八景,即杜墩夜雨、郭墓春云、东阪朝耕、西塘晚眺、马湾二牧、姜岙雪樵、陡门水势、澜岭泉声。据考证,“皂李湖八景”之名成于元末而兴于明清。从明代万历年间《新修上虞县志》和《皂李湖湖经》记载的《皂李湖八咏诗序》来看,此八景应命名于元朝至正丁酉年(1357)之前。

以八景之一的“陡门水势”为例,其位于皂李湖顶端,潘家陡村之村口。该村群峰怀抱,寒冬不严,酷暑不烈,山上林茂竹秀,宜于果木生长,这里的“潘家陡杨梅”声名远播。由于三面环山,集雨面积大,每逢大雨后,山水倾泻,众溪汇聚到陡门上面的一条大溪内,形成湍急水流直奔皂李湖。每当溪水奔腾时,水冲溪石,涌起层层浪花,“陡门水势”由此而来。

不过,迷人的皂李湖不是自然天成,成湖的背后还有一个动人传说。相传,在唐贞观年间,皂湖一带经常有旱涝灾害,十年九荒,农民大多颗粒无收。当时有大户曹氏和黎氏,对此两人看在眼里,忧在心上。先贤挖田筑湖的故事深深感染了曹氏和黎氏,他们决定也学先人的样子,把自己的田让出来,挖土围堤成湖。曹氏和黎氏就把闸口、湖塘下的田地腾出来,乡亲们老老小小全家出动,手提肩挑,日夜劳作。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一个占地500亩的湖底挖成了,方圆数里的良田从此免受旱涝之灾。后人为缅怀先辈功绩,取其谐音“皂李”为湖名。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如今的皂李湖承担着防洪排涝、水资源保障和提升水体自净能力等重要使命,由东北向西南呈长条形,平均水深约3米。靠着这一方水土,湖岸边的村民们繁衍生息,继往开来。

“脱胎换骨”展新颜

走进皂李湖景区,刚建成的潘家陡新村映入眼帘,一幢幢徽式建筑白墙黑瓦,错落有致,显现出美丽乡村新容貌。新村对面,一个崭新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已初具雏形。“硬件设施正准备验收,今年年底就可以搬入了。”潘家陡村党总支书记陈云娟说,得益于皂李湖的生态保护和有序发展,他们村也进入了建设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潘家陡5个自然村中已有3个自然村完成新村集中安置,老村全面改造方案也已完成。

陈云娟当了多年村书记,在她眼中,家乡的这片山水从来就是一个“美”字。但守护良好生态环境,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生态整治之前,皂李湖也经历过‘美丽烦恼’。”陈云娟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皂李湖周边除了杨梅等水果产业外,养殖业也发展迅速。最多的时候,周边养殖场达26家。

2013年,上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准了《关于同意上虞市六湖治理与保护规划的批复》,皂李湖开始“苏醒”。2014年,为保护水质,环湖周边养殖场被全部关停拆除。2015年底,为防洪排涝和改善水生态环境,上虞区启动省重点项目——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结合生态、景观等措施,包括皂李湖在内的“六湖”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12亿元,工期48个月,涉及新建皂李湖堤防1.37公里,整治皂李湖河、皂李湖支河等河道15.19公里,新建皂李湖—白马湖输水隧洞长2.38公里,等等。

去年7月,经过建设者们806个昼夜的奋战,皂李湖—白马湖输水隧洞全线贯通。作为上虞距离最长、洞径最大的水工隧洞,工程利用皂李湖和白马湖之间的水位差,将促进湖泊水体流动,实现两大水系贯通、六大湖泊连通。上虞区水利局有关人士说,目前,“六湖”的水质常年稳定在Ⅱ-Ⅲ类,“通水后,不仅增强了水体的流动性和水域的连通,也将增加河道的补水量。”

“养在深闺”得人识

金秋时节的皂李湖,更是格外美丽。驻足湖畔,放眼远眺,湖光山色,别有韵味。

湖的周边,时不时可以看到各种护岸工程作业场景。作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和休闲旅游业发展的主阵地,规划总面积约6.72平方公里、定位为“休闲运动小镇”的皂李湖景区,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你们看湖上,原来是一座水泥桥,现在参考了颐和园的17孔桥,已经成为一道别致景观。”梁湖街道农业农村办副主任殷明祥介绍,过去的皂李湖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访皂李湖的游客并不多。但这几年,曹娥江旅游度假区根据“统一规划、滚动开发、设施先行”原则,启动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随着黄潘公路、环湖道路和景观一期等项目的陆续建成,皂李湖景区面貌有了质的提升。目前,周边绿化景观提升、环湖道路二期、游船码头和门户节点改造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一到傍晚,来湖边休闲散步运动的人特别多。”殷明祥补充道。

养在深闺的皂李湖渐得人识。去年6月,“诗画曹娥江·运动皂李湖”2020上虞“皂李湖杯”皮划艇定向越野赛开赛,由此实现了皂李湖水上运动系列赛事的首秀,也将皂李湖的湖山胜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致力于打造成为“休闲运动小镇”,曹娥江旅游度假区正积极谋划开发运动休闲产品,计划建设集游步道、跑道、骑行道为一体的环皂李湖精品智慧绿道,并通过举办皂李湖杨梅采摘游、环湖骑行赛、小镇抖音大赛等活动,以及试水推出水上运动系列赛事,持续提升休闲运动旅游氛围。

“我们正着力引进投资商整体开发建设皂李湖-祝家庄区块,打造文旅综合体项目。”度假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如同眼前的自然美景,一个全域性的精品旅游度假区正在皂李湖上绘出绮丽画卷。

河(湖、库)名片

皂李湖位于梁湖街道境内,现有水域面积2370亩(149.1万平方米),环湖一圈约15里,常年水位3.6米,是上虞第一大淡水湖。环湖现有潘家陡和皂李湖两个行政村,6条大小河道汇入皂李湖。湖泊两岸以山林、农田、村落为主,工业污染较少,是当地行洪、排涝、灌溉的重要水域,有着滞洪、调蓄、净化、水生态修复等功能。

河长感言

守好虞城大地的耀眼明珠

皂李湖镇级湖长、梁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凯

皂李湖始成于唐初,农耕文化、青瓷文化、乡贤文化在这里汇聚,杜墩夜雨、郭墓春云、澜岭泉声等集合而成的“皂李湖八景”凸显大湖风韵。近年来,我们通过多措并举,皂李湖水环境持续改善,整个湖泊水光水色相映,如一颗耀眼的明珠点缀在虞城大地上,一个“景似千岛湖、貌若西子美”的大湖已然形成。

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再传给子孙后代一个清澈秀美的皂李湖?作为河湖长,就是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保护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这一片山水。接下来,我们将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的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皂李湖的景观潜力和文化内涵,积极打造“管护皂李、绿色皂李、运动皂李”,写好皂李湖的水文章,做活皂李湖的水文化。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汤桂平 见习记者 章淳 编辑:金哲楠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