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老人亲历长津湖战役!一本日记还原战争细节

2021-10-14 16:44

来源:

近日,87岁的陈继文和家人一起观看了电影《长津湖》。陈继文观影后感触颇深,回家翻出了老伴杨石毅的照片。杨石毅是诸暨大唐街道杨家楼庄余霞村人,他在参加长津湖战役时曾写下《战地日记》。

除了《战地日记》,杨石毅在战场上给家人的家书,以及后来由他撰写、其子整理的报告文学《冰湖血战》,都生动真实地描绘了他与战友浴血奋战的那场惨烈战争,读之令人动容,丝毫不比电影《长津湖》逊色。

(杨石毅的爱人陈继文)

18岁加入金萧支队

先后参加多场重大战役

1944年6月,18岁的杨石毅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开始了戎马生涯。

他先后参加过苏鲁豫皖之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渡江、上海战役,抗美援朝第二、五次战役和一江山岛战役等重大战役。

他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冲锋在前,多次负伤,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四等功2次,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杨石毅1951年摄于朝鲜元山志愿军之家。)

离休前,杨石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军军长兼党委书记,2010年因病去世。

长津湖战役担任副教导员

痛歼美国海军陆战队王牌第一师

1950年11月,长津湖战役爆发。

中方参战的是宋时轮领导的第九兵团,对手是以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为主力的联合国军。在这次战役中,以浙东纵队金萧支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20军60师179团承担了繁重的阻击任务,也就是“斩蛇腰”的任务。

杨石毅担任该团1营副教导员,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作为战斗的主要领导和组织者,他与战友们在长津湖乾磁开地域战斗中,痛歼美国海军陆战队王牌第一师德赖斯代尔特遣支队。

此次战斗中,志愿军保持军事打击的高压态势,并积极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军,迫使240人投降,为长津湖战役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志愿军第20军60师获得的锦旗。)

《战地日记》记录抗美援朝战争

已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收藏

  

杨石毅的《战地日记》被国家军事博物馆收藏杨石毅的《战地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他在抗美援朝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还总结了志愿军179团1营取得战斗胜利的具体原因,为专家学者研究抗美援朝战史提供了一手资料。

日记的原件已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属国家一级文物,目前陈继文家中有仍有《战地日记》的手抄本,笔记本的封面已经泛黄,姓名一栏上写着:杨石毅。

陈继文手抄的《战地日记》。“这是我上世纪50年代自己手抄的。”陈继文说,在《战地日记》被收藏之前,爱人杨石毅让她手抄一本留作纪念。

这本约两万字的《战地日记》记录的是杨石毅1950年10月入朝至1951年6月,参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作战至第五次战役的期间战斗生活经历。分“再见吧,亲爱的邹县人民”“在列车上”“宣誓”“愤恨地前进”“艰苦就是荣誉”“咸南战役”“朝鲜人民热爱咱们”“南征誓师大会”“第五战役”和“结尾”十个章节。

(《战地日记》分为十个章节。)

日记重现27位英雄的最后瞬间

细节比电影更真实、详细

杨石毅的《战地日记》文笔流畅,细节生动,感情真挚,战争的残酷仿佛就在眼前,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对祖国的爱,更是跃然纸上。

日记不仅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陈继文说,看完电影《长津湖》后,就想着把这本《战地日记》再抄几本,给家里的孙辈们每人一本,当作“传家宝”传下去。

“当年第一次抄的时候,好像没那么多感触。这几天抄的时候,看到他白天打仗晚上写下的这些东西,记录了他自己、战友还有当地朝鲜人民的事情,关于长津湖战役的很多细节,比电影更真实更详细。”

杨石毅的爱人陈继文《战地日记》以细腻笔法重现了乾磁开战斗中牺牲的27位英雄的最后瞬间。

陈继文说,抄到“二十七位烈士永垂不朽”这一章节时,她潸然泪下:“为了保家卫国,志愿军战士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

给弟弟的家书中提到:

冰雪土豆充饥

71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装备物资对比悬殊,在敌军吃着火鸡过节时,我志愿军只能每日以一颗冻土豆果腹。

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们在冰天雪地中吃冻土豆的画面令观众印象深刻,战士们坚强不屈的意志令观众们感动的同时也无比心疼。

长津湖战役之残酷,从杨石毅从朝鲜战场给弟弟的家书中也可见一斑,对于“冰雪土豆充饥”、“冻得只剩半条命”等多有描述。

杨石毅给弟弟的家书《冰湖血战》

记录长津湖乾磁开战斗

杨石毅大儿子杨少华说,近年在整理父亲的书籍、文稿时,偶然发现了一本红色笔记本,是一篇有关抗美援朝长津湖乾磁开战斗的报告文学作品。虽然纸页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甚至还缺失了一页,但不影响作品的连贯性和真实性。

他表示,孩提时父亲曾向他讲述过志愿军在朝鲜的战斗故事,从此便在他幼小的心里,播下了一颗革命英雄主义的种子。当这段历史随着文字再次呈现在他眼前,他仿佛又身临其境,被志愿军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所感染,眼眶也湿润了……

他以自己在军校所学的军事知识和后期查阅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尽可能用当代的语言,对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稍作完善,并将其命名为《冰湖血战》,以此来铭记这场战争。

(志愿军第20军60师战士在战斗。)

杨少华表示,自己正在整理父亲的这些珍贵的文字材料,准备在适合的时候完整发表,让更多的人被父辈正能量激励,珍惜现在的生活。

山河已无恙,国泰且民安!

向所有的中国军人致敬!

向所有为国而战的英雄们致敬!

(内容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高建峰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