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诗路地名㉘|嶀浦:嶀山嶀浦千古诗

2021-10-13 07:28

来源:越牛新闻

胡卓君摄

嶀浦,位于绍兴嵊州市三界镇的嶀浦村。嶀浦,因坐落在嶀山脚下、濒临水边而得名。

嶀山是浙东名山,主峰在三界镇西南部,海拔749米,山峦绵亘于剡溪畔,是嵊州重要的地标。

据方志记载,嶀山原与嵊山峰岭相连,导致剡中盆地时有水患。大禹到此后,率民众劈开嶀、嵊二山,成功将剡中盆地湖水顺利导入大海,毕功于此,是为了溪(剡溪)。

任嘉妮摄

嶀山古属始宁县,嵊山则属剡县。查辞书“嶀”只有嵊州山名一个义项,读音作tū。但是我们到实地踏访时发现,嵊州当地人并不读tū,而是读作zī,即“猪”的方言发音。“嶀山”直接呼作“猪山”“猪大山”,这是什么缘故?

其实“嶀”字在南朝时便已出现,且是特指嵊州的嶀山,与嵊山并举。六朝士大夫、高僧、隐者游憩于此。江淹《谢法曹惠连赠别》诗:“今行嶀嵊外,衔思至海滨。”《舆地志》:“嶀嵊二山参差相对,为绝胜处。”孔晔《会稽记》曰:“始宁县西南有嶀山,剡县有嵊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亦云:“嶀山,与嵊山接……二山虽曰异县,而峰岭相连。”嶀嵊两山隔剡溪相对,故常被古人同时提及。

任嘉妮摄

但为什么谢灵运《山居赋》专门描写始宁墅山川景物时,却没有出现“嶀山”字样?

《山居赋》虽然没有出现嶀山,但提到了“崪(“崒”的异体字)山”,描述恰与“嶀山”相吻合。“崪嵊对岭,皑孟分隔。入极浦而邅回,迷不知其所适。上嶔崎而蒙笼,下深沉而浇激。”这段文字写的就是嶀浦。“崪山”就是嶀山。“崪,危高也。”“崪”和“嶀”不仅仅是义合,在读音上也有联系。“嶀”方言读作zī,“崪”的读音zú,与“猪”的今音比较接近。谢灵运祖籍中原,出生士族高门,为了保留先祖从中原带过来的官音,在选择时,便保留了一个官音与“嶀”方音相近的“崪”替代,这个发音则保留在方言中流传至今。

高利华摄

嶀浦为剡溪下游曹娥江江潮折返处,故嶀浦有水口之名。宋人潘阆赋诗:“晓泛剡溪水,晚见剡溪山。徘徊住行棹,待月思再还。渔唱深潭上,鸟栖高树间。应当金石友,念我无暂闲。”潘阆系宋初著名隐士诗人,“嶀浦口潘阆赋诗”传为佳话。

嶀浦是剡溪风景比较美的一段,溪水在这里绕山而转,成回肠之势。郦道元称之为“避地之乡”,李绅则称之为“神龙之乡”。谢灵运曾游憩垂钓。唐宋时又有许多诗人循着他的足迹而来,使得嶀浦成为浙东诗路剡溪段的必由之路。

如今的嶀浦,已成为嵊州市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当地政府投资打造了嶀浦望月广场。立于岸边,我们能看到一尊汉白玉雕成的李白塑像,把酒望月,若在沉思。千载之前,李白可能也在这里眺望着一方山水,吟咏着谢安、谢灵运的诗歌?今天我们在这个山水秀丽的地方,研读着古代诗人的名篇,解码地名,以赓续诗路的文化血脉。

指导老师:俞志慧 高利华

作者:任嘉妮 编辑:金忞焘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