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是水乡的特产。
大面积种植菱角,主要是湖荡地区;而在河塘沟汊里,菱角大多和莲藕一起生长。我们小时候下河游泳,必定会避开长菱角的地方,假如被菱角的茎蔓缠住,后果不堪设想。一般人只看到水面上菱角的叶子一片碧绿,密密匝匝,不知道下面什么样子。其实菱角的藤蔓茂盛而杂乱,有人说,池塘的水有多深,菱角的根茎就有多长。
菱角在秋天悄悄成熟。种菱角的人家会在中秋节前采了菱角,拿到集市上去卖。过了中秋,菱角就明显不太好卖了。
江南的许多乡村,至今仍有八月十五敬月亮的习俗,除了月饼,应季的蔬菜水果也可作为供品,如藕、苹果、菱角等等。过了一晚,仪式结束后,这些东西很快就进了孩子们的肚子里。菱角一般都是剥壳生吃,或简单煮熟了吃。生的甜脆,熟的绵香,是截然不同的口味,都好吃。
《随园食单》里有一种叫“煨鲜菱”的吃法,具体如下:“煨鲜菱,以鸡汤滚之。上时将汤撤去一半。池中现起者才鲜,浮水面者才嫩。加新栗、白果煨烂,尤佳。或用糖亦可。作点心亦可。”
梁实秋对挑菱角也很在行,他说过:“菱角是小的好,所以北平小贩卖的是小菱角,有生有熟,用剪去刺,当中剪开。很少卖大的红菱者。”不过老菱自有独特的地方,形似老牛头,硬也似老牛头,里面的肉质更干更粗也更香,吃来特别耐人寻味。
金庸笔下有两道以菱角为原料的菜肴,读后印象深刻。一道名为菱白虾仁(段誉在听雨轩里品尝到的江南时鲜之一);另一道名为鲜菱荷叶羹(黄蓉在桃花岛专门为洪七公等人所露的一手)。但小说终归是小说,这两道菜仿佛不带人间烟火味,现实中的饭馆酒店估计难得一见。
菱角还能与其他许多荤素食材搭配,比如烧肉焖鸡炖排骨,也可与豆腐之类一起做汤。杭帮菜里有一道清新鲜嫩的菜,叫荷塘小炒,食材取“湖荡三鲜”,即莲子、菱角、藕,另配嫩红椒少许,入油锅清炒,入口甘甜爽口,感觉如见江南春色。
江浙一带的菱藕水灵,姑娘也水灵。水乡姑娘划着船、唱着歌、采着菱的画面,想想就足够美好。汪曾祺曾在小说里描写女人们挑着一些水生蔬菜去集市上卖:“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好看得很!”
采菱的过程其实要比挑担更辛苦。若是长菱藕的水面不那么大,通常无需小船,而是用一只椭圆形澡桶,里面放一个小凳,人坐凳上,也不用桨,伸手划一划,拽一拽,前后左右,十分灵便。摘下来的菱角就顺手扔在桶里,一天下来,要采摘二三百斤。说说容易,人在桶里面,半天不挪窝,这份活计可不是谁都能吃得消的。
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里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离开故园已四十年,每当秋风渐冷,我会猛然觉得该是吃菱角的时节了,总要想方设法买些回家,既是为了尝鲜,也是为了怀旧。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成 健 编辑:叶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