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杭州湾南翼,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重大项目在此“生根成林”,是全市举足轻重的经济发展主阵地之一,也是柯桥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地的重要抓手。
经过20多年发展,柯桥经开区已成长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全国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市场销量最大和设备最先进的大纺织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PTA(化纤)、纺织印染、新材料(薄膜、碳纤维)、装备制造(装备机械、汽车配件)和环保能源五大主导产业。
经开区鸟瞰图
自2018年体制调整以来,柯桥经开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发挥“项目+人才”双激效应,围绕“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动能培育壮大”,大力实施纺织产业“强链优链延链”工程,高标准培植杭州湾数智港、“生命健康岛”等新兴产业平台,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3年来,柯桥经开区累计引进5亿元以上大项目60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8个、百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达831亿元。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一个个产业集群成效初显,柯桥经开区的综合实力和平台能级得到全面提升:在国家级开发区全国排名中从第73位跃升至第36位,全省排名提升至第5位,成功跻身全国、全省“第一方阵”。
紧盯纺织全链 增强产业韧性
共同富裕,首先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柯桥区的底气,来自近40年培育形成的大纺织产业。依托“市场+基地”独有发展优势,柯桥区加快建设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不断迈向时尚化、智慧化、国际化、高端化。其中,柯桥经开区功不可没。
在过去10年中,柯桥经开区参与并见证了柯桥史上规模最大的产业“迁徙”,212家印染企业集聚整合成108家,落户于经开区马鞍区块,蓝印时尚小镇由此诞生。印染集聚与改造提升的同步进行,更让整个产业“脱胎换骨”:节地5205亩、节水7837万吨、淘汰落后产能11.61亿米,四大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62%,亩均税收提高21.27万元/亩……
在良好的产业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去年的疫情犹如一面镜子,清晰照出了柯桥纺织产业的长短板,实施全产业链强“链”壮“群”工程,打造世界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正是柯桥区纺织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我们经开区的工作重点就是围绕项目招引主线,以产业链招商为抓手,实施‘强链优链补链’工程,着力引进一批纺织印染智能装备、纺织新材料、高端织造等领域的高精尖项目,从而培育形成一条更完整、更强韧的产业链。”柯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杭州湾数智港
在蓝印时尚小镇里,不少印染企业的智能化改造项目都使用了“福元科技”的智能装备。目前,柯桥经开区已成功引进了该项目,在柯桥区建设一个集智能选色、输料、仓储、运输于一体的智能装备产业化基地,为柯桥区印染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供硬件支撑。目前,该项目已经动工建设,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超2亿元。
这只是柯桥经开区“盯紧主业、全链招商”的一个缩影。这两年,在纺织印染高端装备领域,除“福元科技”外,柯桥经开区还引进了在主板上市的“越剑智能”、全球圆网平网印染机头部企业“日本东伸”、数控提花机龙头出口企业“杰卡德”、智能染色机头部企业三技工业等多个项目,力争打造高端纺织印染装备制造基地。此外,在上下游的相对薄弱领域,柯桥经开区先后引进了联圣、金晟等多家优质织造企业,致景科技、新宜中国等产业集成平台项目,不断增强柯桥区纺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纺都的品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签约落地的致景科技“染整数字大脑”项目,将为柯桥区正在探索的“印染数字大脑”提供强大的平台、技术和资源支持。据悉,该项目将建设1个智能仓储中心、1个“百布”全球供应链中心、1个印染数字产业大脑,服务N个上下游生态企业,从而建设成全国首个基于“印染数字大脑”的纺织产业集群服务平台,预计为本地创造1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带动超百亿元的纺织品交易。
抢抓新兴产业 积蓄蓬勃动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集聚迸发,正在引发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战场上的主角。抢抓新兴产业布局,就是抢抓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健康岛
近年来,柯桥经开区在抓好纺织产业转型提升的同时,也在加快布局新兴产业集群,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全力推进杭州湾数智港、“生命健康岛”、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等平台建设,加快新兴动能企业与项目的孵化、引育、壮大。
杭州湾数智港位于柯桥经开区柯北片区,是柯桥区培育发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创新平台。自去年启动建设以来,柯桥经开区集中精力、提标提速,已进入“投产一批、在建一批、招商一批”的阶梯式快速发展阶段。
柯桥经开区与江山经开区合作结对
走进杭州湾数智港,你能看到,金道科技、杰卡德等企业厂房林立,有的已开始试生产;“福元科技”“微舟物联”等项目蓄势待发,大型机械已经进场施工。深迪半导体、深圳良机、龙芯科技、君万微显示器等一批泛半导体(电子信息)类项目签约落地。在这片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累计落地新项目27个,总投资150亿元,5年内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亿元以上。
“生命健康岛”,是柯桥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平台,其中占地513亩的一期已启动,重点发展新药创制、高端医疗器械和前沿生物技术,着力引育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强大核心竞争力和临床试验研发进展快、成果对标国际的优势企业。为此,柯桥经开区专门成立了生物医药招商专班,目前已签约引进15个项目,其中“武汉滨会生物”项目已正式动工建设,“华芯云医药”“越甲医药”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此外,生命健康岛园区路网、环湖生态廊道和公共服务平台等配套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年底将初见雏形。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是柯桥经开区对标“万亩千亿”,着力打造的另一新兴产业集群。将依托现有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功能性纺织新材料、军民用碳纤维、功能性多用膜及电子玻璃新材料等。
项目为王,落地为上。柯桥经开区始终秉持“打桩就是硬道理”理念,实行“一对一”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不断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效率,多部门提前介入推动项目加速完成综合审批、规划设计、场地“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变简单串联为并联实施,让项目一旦土地摘牌即可快速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全面打通项目开工建设的“绿色通道”。
共建产业飞地 唱响共富新曲
2002年,浙江省正式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当年,柯桥区与江山县牵手合作,开启了“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漫漫征程。近20年来,“山”与“海”的呼应此起彼伏,一路高歌,在产业协作、人才交流、社会发展等方面奏出了动人的发展协奏曲。
今年2月,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山海协作“飞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柯桥经开区闻令即动、立说立行,积极联合江山经开区在本地部署建立产业飞地,促使两地合作从单向“输血”向双向“造血”转变。
日本东伸智能印染装备项目
在柯桥经开区北侧区块,一块总规划面积1588亩的土地,就是两地多次踏看、反复论证后确定的“飞地”选址。地块紧邻钱塘江和嘉绍大桥,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落地条件成熟。不久之后,这里将建设成为两地合作共建的“飞地产业园”,新一轮“山海协作”、高质量共同富裕的新篇章将在此徐徐展开。
产业“飞地”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是柯桥与江山互惠共享、合作共赢的重要之举。两家经开区将以股份制开发公司形式进行共同运营,共同推进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建设。
产业“飞地”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模式。目前,柯桥经开区已启动产业“飞地”主干道和区间道路的规划建设,其中一期启动区块已完成土地征用及地块红线规划方案,水、电、汽等产业配套也正在同步推进中。
与此同时,产业“飞地”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在火热开展中。两地经开区已共同组建招商工作专班,全力开展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和精准招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引领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努力争当全省产业“飞地”建设排头兵。
华天光学膜项目
今年初以来,通过资源整合、紧密协作,已有多个项目意向落户。其中,“产业飞地”首个启动项目——光学级功能性膜材料制造项目已于今年6月正式签约。该项目成套装备、工艺技术及单位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建成投产后,预计年营收可达80亿元。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柯桥经开区正积极携手江山经开区,以“一家人、一条心、一股绳、一起赢”的理念,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全力做好做足经济富民和协同发展两篇文章,为实现区域更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新时代的“山海经”,必将越念越有底气!
(统筹 阮宝夫 撰文 陈松图片由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