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千鉴湖水,十里繁华路。这样的画面即将成真!
今天,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柯桥分局发布《鉴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示,新时代的鉴湖风景名胜区总体正式亮相。
鉴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柯桥城区南,风景区范围东起绍兴市越城区环城西路,西至绍兴市柯桥区临杭大道,南至越城区树下王路,北至临杭大道与杨绍公路交叉口(准确边界见规划图纸)。
鉴湖风景名胜区面积为18.9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为37.02平方公里。
至2035年完成对规划范围的多个景区的开发,形成以鉴湖为主线的串联式特色景区。重点完成十里湖塘景区的风貌整治、清水闸农业生态村的整治、陆游故里的恢复重建以及鉴湖文化园的新建。在鉴湖两侧形成5个景区。
鉴湖风景名胜区共分为五个主要景区,分别为东跨湖桥景区、钟堰景区、三山景区、清水闸梅里尖山景区、柯岩鲁镇景区。
其中东跨湖桥景区面积27公顷(未包括鉴湖水域和其他保护范围面积,下同),主要特色为水乡文化和酒文化。景区内有东跨湖桥、马臻墓、马太守庙、沈永和酒厂、山阴故道等。
钟堰景区景区东西长约600米,面积18公顷,其主要特色是当地民风民俗。景区内有水上戏台、钟堰庙、快阁、云栖寺、东涂岛等景点。
三山景区位于鉴湖中段,面积40公顷,这里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故里,陆游晚年闲居在此间三山的渔隐堂,写下大量诗篇。景区内有行宫山、韩家山、陆家池、行宫庙、乌龟山、杏卖桥等景。
清水闸梅里尖山景区位于鉴湖中段,三山以西,面积164公顷。主要特色为清水闸传统民居展示以及梅里尖山的登高游览。包括清水闸村、梅里尖山、壶觞大桥、渡船桥、殿桥、泗龙桥等景。
柯岩鲁镇景区景区位于鉴湖中西部北岸,由柯山、中山、棋盘山、庙山等组成,是鉴湖风景名胜区中景物最多,名声最响,范围最广的景区。主要以石文化特色为主。景区内由东山春望、南洋秋泛、七岩观鱼、五桥步月、清潭看竹、石室烹泉、炉柱晴烟、棋坪残雪等景。
(一) 休闲游憩与文化旅游项目
■ 泛舟鉴湖 ■ 渔家生活体验 ■ 农家生活体验 ■ 典型古镇、村落民俗观赏体验
■ 老酒制作 ■ 品老酒、尝尝绍兴特色小吃观看越剧、莲花落表演
■ 篝火烧烤 ■ 越文化感知 ■ 诗词文化之旅 ■ 夜游/宿鉴湖
(二) 运动性游憩项目
■ 鉴湖争渡 ■ 拓展训练 ■ 环湖骑行
(三) 节事会议性游憩项目
■ 黄酒节 ■ 越文化节 ■ 龙舟赛 ■ 会议会展
本次鉴湖风景区大升级,不仅保持了原有的范围,还扩容了不少的范围,使越城区城西板块的大片鉴湖流域也覆盖在内。
看来,众多小区秒变景区房,主要有柯桥区的金昌烟波星鹭、祥生雅居乐鉴湖明樾、金昌十里白鹭、祥生湛景笛旸府、金辉半岛云著、鉴湖南院,越城区的华锦云湖樾府、众安古越郡府、置地中心·润樾山名邸,如下图所示。
因景区建设,多个居民点需进行调控。
(一) 调控思路
本次居民点调控,贯彻十九大以来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和出发点,提出以控为主、少量搬迁的调控思路。一方面,结合风景区现状实际情况,如柯桥段的高尔夫和越城段的偏门社区,均已高度城镇化,再做居民点搬迁,需要耗费极高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另一方面,现状村居枕水而居,沿岸耕作的生活方式,是鉴湖沿岸居民与湖共生的真实写照,村亦是景,参看国内多个景区、旅游区开发建设,原住民整体搬迁后商业体量过大,单纯游客无法支撑商业运作导致景区建设投资运营入不敷出,常年亏损的情况比比皆是。故而本次居民点调控考虑人口环境容量的前提,结合社会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则提出以控为主、少量搬迁的总体思路。
(二) 调控类型
鉴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居住点可划分为搬迁型、控制型两种类型,以确保居民生活有保障又不损害风景区的自然环境与资源。
■ 搬迁型
主要为偏门社区鉴湖前街居民点。该居民点位于城市边缘,以绍兴古城庞大稳定游客流量作为基础依托,适宜商业集中开发。
■ 控制型
控制型居民点主要为风景区内规模较大、设施较为齐全、交通较为便利的行政村、自然村。对于这些区域,需要控制人口数量和用地范围以确保周边环境不受破坏,并逐步引导该区居民前往城镇置业。根据这些景中村的现状人口和相对不高的3‰自然增长率测算预期控制的人口规模。
同时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提高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本区主要包括:湖塘社区、高尔夫社区、三佳居、叶家堰居、蔡堰居、海山居、畈里杜村、壶觞村、清水闸村等。至2035年,规划预计湖塘社区3700人、鉴湖居3730人、高尔夫社区3300人、三家居1180人、叶家堰居1180人、蔡堰居1180人、海山居人口为1980人、畈里杜村1400人、壶觞村1600人、清水闸村1790人,共计约21170人。
(内容来源:柯桥区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 编辑:厉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