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0日到现在的8月30日,70天好像经历了20年都没经历过的事……”昨天,位光明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
位光明是谁?
两个月前,在他租住的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东堰村村民眼里,他是那个收废品的安徽人。现在,他是红遍全国的“陋室画家”。6月21日,《绍兴晚报》刊发了他“白天收废品,晚上画油画”的消息,此后包括央视、新华社、腾讯等40多家媒体纷至沓来,位光明在抖音上的粉丝数骤增至15万。
“红”了之后的位光明有变化吗?8月26日,记者再次走进东堰村,就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位光明。
一问:日常生活有变化吗?
位光明还住在老地方。出租房隐于深巷,但不愁找不到。随便问一位村民,都能准确地指出他的家。
听到敲门声,位光明从低矮的门框里走了出来。灰白的衬衣,扣子随意地扣着,一如此前媒体描述的形象——据他介绍,这样的衬衣他花240元买了8件。
不到2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依然被塞得满满当当,回收的废纸板,旧冰箱旧电脑,两张桌子一张床,以及数不清的颜料和满壁正在晾干等待寄出的油画。
位光明正在作画,他早上5点就起来了。而前一天晚上,他画画到凌晨1点左右。上午画画,下午出门收废品卖废品,晚上回到家接着画画,与以往相比,他的作息基本不变。
只是通宵画画的时候越来越多,因为订单越来越多,也因为属于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每个远来的媒体记者都要在他的“陋室”里待上半天甚至几天。为了完成订单,他只有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
午饭通常还是一盒泡面,因为“省时间”。“红”了之后,他也开始接到饭局邀请,但他推掉了。
这间没有窗户的出租房他暂时也不打算搬,“房租每月300多元,便宜,而且也住习惯了。”
“被人赞美得高了,就像站在悬崖边,一把持不住就跌下去了。”他说。
二问:废品还收吗?
没“红”之前,位光明每个月能接到二三十个订单,而现在,他已经接到了500多个订单,“画到春节都画不完”。新的订单还在不断从全国各地涌来。
如今的位光明还需要收废品吗?
“收呀,当然要收。”位光明回答得很干脆,“这老板对我挺好,不能稍微有了点流量就不理人家了,人家只要让我干,我就继续干。”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和位光明交流过。
“你一个收废品的打工者,能画成这样,你值钱就值钱在这里,新闻的卖点也就在这里。”位光明出名之后,一位为他提供画室的村干部曾这样对他直言。
也有记者好心地提醒位光明:“废品还是得收,那是人设,不能丢。”他很认同,但他有自己务实的理解。
早在一个月前,位光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人啊不可能永远处在高位,上了山不可能不下山,网上火也就是一两个月,以后恢复平静了呢?生意要是没现在好了怎么办呢?收废品丢了就捡不回来了。要不,买个保险?”在媒体密集的包围中,正处于人生“高光”时刻的位光明意气风发,显得十分爽朗健谈,说完后,自己先笑出了声。
“我第一个要感谢的是我收废品的塑料厂的老板娘,如果不是她让我去她工厂里收废品,我哪儿有那么长的时间去画画呢?”在此之前,位光明曾多年走村串巷收废品,直到这家塑料厂固定将废品承包给他。合作多年的塑料厂负责人徐刚评价说,“老位”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回收的废品从来不用过磅检查。
但位光明也不排除有一天会专职画画。在媒体的牵线下,6月25日他与他喜欢的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郭润文连线。同一天他又接到杭州艺博会参展邀请。与艺术圈的这些交集激励着他。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一直是他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似乎越来越清晰。“热度能持续多久?那要看自己画画水平提升的空间大不大,但这条路必须得走。”位光明说。
三问: 画会涨价吗?
“陋室画家”火了,他的画会不会跟着涨价?对这个问题,位光明很肯定:“不会涨,视尺寸大小,每张卖300~500元,以前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关于他的绘画的艺术价值曾引起广泛讨论。一方面,民间购画者纷至沓来,另一方面,学院派画家反应相对平淡。知乎上,一位专业人士这样评价:“能画上千张说明他相当勤奋。有些画得不错,但大部分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位光明自己说:“别称画家,画家称不起,我就是个小学生。”他一直强调:“人不能自己骗自己,现在我的画只是为了谋生的商品画,离真正的艺术还差得远。”
“水平就在这里,你要实事求是,水平不高就不能要价太高了。”他相信现在的定价能帮他锚定客户。“你到淘宝上,买个印刷品的画,也得两三百元,我这好歹是手绘的。”他算了笔账,除去颜料费、快递费等,每幅画能赚两百元,而他画一幅画要2~5小时,这样的定价让他心里踏实,“没有这个‘人设’也会有人买。”有时感觉画得不好他还会多送客户一幅,“不能让人家觉得,花钱买这东西不值得。”
他不敢大意。妻子没有工作,孩子们还在读书。“2015年老婆去湖北钟祥火车站送我时说,你能不能一个月寄三四千元,寄个一两千元怎么够用啊,我心里挺酸楚的。”位光明说。
但理想一直都在,“等经济压力没那么大的时候,用心画画,尽量追求艺术一点。”他说。
四问:会参加综艺节目吗?
“火”了的位光明也进入了综艺节目的视野。
29日,有自称中国达人秀抖音季的选角导演找到位光明,想请他上节目。位光明果断拒绝,“可惜我什么也不会,不可能上您的节目。”他自嘲,“一看见下面站那么多人,我就想不起来该说什么了。”
此前,央视朗读者栏目也联系过他,他觉得自己普通话不好,也拒绝了。
也有人劝位光明,趁着热度开直播,以获得一些“打赏”收入,也被他拒绝。“不是我自己努力赚的钱,我是一分都不会要的,这就是骨气。”昨天,他在朋友圈中写道。
“不是自己努力赚来的钱不要”,位光明把这句话当成信仰,看得很重。
在他“陋室”的中央,放置着他的画架,画架上醒目地写着三句话:“饿死不低头,饿死不偷盗,饿死不乞讨。”
关于这句话的来历,位光明说:“一次有人给我留言,说收破烂嘛,就是白天收、晚上偷,我当时看到非常生气,写下这三句话,算是对他的回应。”
他的画架边放着一撂书:《庄子》《史记》《战国策》……
位光明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我一生最喜欢的人就是庄子,不要在乎自己有多少流量,更加不要在意自己有多少粉丝,那些不过是水中的月亮,多多塑造自己,让自己更加的明亮,水中的月亮才会更圆。”
五问:会离开绍兴吗?
从2002年来到绍兴,位光明已经在绍兴待了19年,一直住在绍兴郊区的出租房里,直到这个夏天,他成了“网红”。他会离开绍兴吗?
“绍兴准备长期待着。”他说。
49岁的他吃过很多苦,曾在上海找不到活干睡马路,在东北的火车站卸煤,在广东的玩具厂里给娃娃的眼睛上漆,直到30岁那年来到绍兴,这里是他待过最久的地方。
塑料厂的老板对他挺好,“当然,我对人家也不错,不会手脚不干净,收废品时会附带帮忙把卫生做好,有时厕所堵塞了也会帮忙掏干净。”位光明说。人与人长期积累下来的信任让他不舍得离开。
“绍兴的环境也不错。经济发达,赚钱的机会多。”他说,“文化氛围也好,杭州那边、绍兴这边的老师也能认识。”
位光明“火”了之后,鉴湖街道在坡塘村专辟了“位光明工作室”,斗门街道也在老街为他开了个有两层楼的画室,他说:“万一出租房拆了,就到那儿待着。”
“人不能忘了自己起步的地方。”他说。
快评
流量时代,留住清醒
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者,突然之间被上至央视,下至地方,共40多家媒体密集报道,名字红遍全国,成了火出圈的流量明星。这样的待遇,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极大的考验。
难能可贵的是,在宛如坐过山车般大变的命运面前,位光明表现出了“不变”。
面对接踵而至的诱惑,位光明不为所动,穿的还是那件衣,睡的还是那间房,“废品照收,画照画”,还不涨价。
“变”与“不变”之间,折射的是位光明难得的清醒。“不要在乎自己有多少流量,那只是水中的月亮”。在舍与得的选择里,他的心里一直有杆秤。这份定力源于他朴素的人生信仰:“不是自己努力赚来的钱,一分都不要。”
但有多少人有这份清醒呢?近年来,有人不择手段追求流量,想不劳而获靠收割流量赚快钱;有流量明星在流量面前人性扭曲,失去常态,忘了自己是谁,以至最终人设崩塌,成为“流星”。小人物位光明的淡定,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流量为王的时代,那些浮躁变形的面孔。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钟宏娇 吴可蒙/文 许文超/摄制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