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日本东京刚刚结束的奥运女子200米蝶泳比赛上,俞李妍以2分07秒85的成绩获得了第六名,她的父亲是绍兴嵊州人俞金刚,也是她的专业教练。
启蒙教练是自己的母亲,专业训练教练是自己的父亲。2000年出生的游泳运动员俞李妍是个标准的“游二代”。从爱好开启,一路“游”到奥运会,其教练、也同时是俞李妍的父亲——深圳市游泳队教练员俞金刚。
俞李妍的启蒙教练是她的母亲李晓霞,从喜欢水、爱玩水开始,俞李妍跟她的父母一样,渐渐走上了游泳专业运动员这条道路。“有些人不理解,自己搞专业的都知道多苦多累,怎么还舍得让自己的孩子走这条路?其实我们也舍不得,但是架不住她喜欢。她好像跟水有着天生的默契,从下水游泳的第一天,就一直围着泳池转。”俞金刚这样说道。
2014年开始接受专业队训练,2017年全国锦标赛上,俞李妍一举拿下女子200米蝶泳项目冠军;201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俞李妍再次斩获金牌。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她仍保持着积极的训练态度和高频的训练强度,同年在全国游泳冠军赛女子200米蝶泳赛夺得亚军,并创造了2分06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排名国内历史第四位,该成绩在2019年世锦赛排第二,2019年FINA世界排名第五位。2021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游出2分07秒03获得亚军,该成绩在2021年世界排第五位,顺利入选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俞金刚曾经是嵊县体工大队的游泳队员,从此一生与游泳结缘。自1991年担任游泳教练以来,他先后在舟山、湖州、深圳执教。
多年来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金刚钻”精神,不仅培养出了多名国内知名游泳选手,还是近两届广东省运会游泳比赛获得金牌最多的教练团队。
自2002年担任深圳市体工大队游泳教练以来,俞金刚一直坚守在执教一线,以队为家,全天候管理着队员,陪伴着队员们一起逐浪寻梦。“天道酬勤,成功没有捷径”,这是俞金刚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成功的秘诀。每周有三天是“三练”,每日平均训练不少于4个小时,日均游程10000多米……他带的队员几乎没有节假日,游泳池和力量房是他们的主战场,哪怕是春节期间也只休息2天。
近5年来,他所带队员参加各类全国游泳比赛获得无数奖牌,目前在国家队集训的现役运动员有刘湘、余贺新,劳丽慧等;省队运动员有俞李妍、林涛、殷世豪、陶冠男、罗敏熙、陈俊儿、李家萍等;近几年达到全国冠军赛、锦标赛参赛标准的运动员更是累计有25名之多。
培养一个优秀游泳选手需要8~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还要选对人。俞金刚教练选对人的条件是:孩子不懒惰;家长要全力支持配合;男孩预测身高190左右,女孩预测身高175以上;水感和协调性要好。从选材开始,俞金刚就要花费不少心血。“从预测身高、意志品质、多年计划、基础训练、家长是否配合、自身能否坚持……”这都是考虑条件。
专业游泳运动员的培养艰苦而漫长,起初他的关注点都在陈禹瀚、柴旭、吴豪康、沈浩然、林涛等身体条件比较突出的男队员身上,丝毫未关注到自己的女儿俞李妍。当然,这些队员也不负众望,在各类全国性比赛中摘金夺银。
直到2017年全国锦标赛,俞李妍顺利摘得女子200米蝶泳冠军后,才惊喜地发现俞李妍的吃苦精神随她爸,多年来被自己忽视的女儿,原来是个难得的可塑之材。“爸爸一直很偏心,关注点一直都不在我身上。”俞李妍表示起初的努力,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正视和关注,现在我对爸爸充满信心,对自己的专项发展充满希望。
此后,俞金刚对她的管理比其他运动员更为严格,不管是负荷量还是负荷强度,与男队员相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勤能补拙,身体素质并不十分出众的俞李妍,对训练计划有100%的执行力,硬是通过长年的刻苦训练,成为了国内蝶泳项目比赛中屈指可数的选手,继2017年锦标赛,2018年全国冠军赛女子200米蝶泳冠军后,又于2019年全国青年锦标赛获200米蝶泳金牌,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游泳决赛中获得女子甲组200米蝶泳银牌及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
对于俞李妍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俞金刚还是满意的。“今年才21岁,只要能够坚持游到25岁,相信届时的她,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俞金刚每年大概会回绍兴嵊州一两趟,毕竟他的根在这里。
(内容来源:嵊县儾)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