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嵊州市中共嵊新奉中心县委旧址:红色火种燎原 革命精神励志

2021-07-07 07:16

来源:越牛新闻

“东林村是嵊州市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嵊(县)新(昌)奉(化)县办事处’所在地,红色火种从这里燃起,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剡溪儿女。”日前,在嵊州市金庭镇东林村祠堂内,老书记王庆才正给游客讲解这里的红色历史。

东林村地处嵊州、余姚、奉化交界处,四面环山、风光秀丽。在村中央,矗立着一座始建于清嘉庆六年的祠堂。岁月风霜的侵蚀,使祠堂与周边农房相比略显破旧,但掩盖不住它灼灼的历史光辉。这里便是中共嵊新奉中心县委旧址。

1942年,东林村遭到日寇烧杀抢掠,人民生活苦不堪言。1944年6月,一小队日本兵约50多人从嵊县县城出发,进犯东林村。随后,国民党自强部队勇战日寇、血洒东林,毙敌9人、伤10余人,日本兵也因此不敢轻易袭扰东林村。与此同时,东林村的抗日工作也开展得轰轰烈烈,共有7位村民参加抗日武装,并成立地下党支部,领导全体村民携手抗日。1945年2月中旬,浙东区党委和浙东行署决定,将奉化西区划入嵊新县,中共嵊新县委改为嵊新奉中心县委,而后县委、办事处、自卫大队移至东林村王氏宗祠,县委书记邵明就住在祠堂门厅楼上。

“茶余饭后,村里的老一辈总会讲起红色往事,讲述的都是军民鱼水情。”指着墙壁上的挂图,王庆才饱含深情地介绍,新四军浙东纵队第一次来东林村,村民们就杀猪办酒招待亲人;驻地部队缺粮,只能以南瓜、毛笋充饥,东林村村民凑了3000公斤小麦送给部队;村里有21户人家将台门、房间、堂前等让出来,请部队战士来住。

这里,还留下了一段中美友谊的佳话。1945年3月,嵊新奉县办事处在祠堂接待了一位美国飞行员,名叫托勒特,他于1944年任空军中尉军官,同年10月来中国帮助抗日。东林百姓热情款待托勒特,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光阴荏苒,革命的炮火声早已远去,受人欺凌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但东林村村民却从未忘记先辈们血战沙场的革命往事。近年来,东林村大力推进“环境整治示范村”“五星达标村”等建设,投入150多万元进行河道整治提升,新建停车场、公厕等公共基础设施,建造王听涛烈士陵园,并对“嵊新奉中心县委旧址”进行保护性修复。

如今行走在东林村,道路干净整洁,民居错落有致,清澈的东林江穿村而过,浓厚的红色文化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这里已经成为嵊州市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借助毗邻余姚梁弄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区位优势,我们确定了开发红色文化旅游之路,发展红色旅游、红色培训、红色研学等产业,创造美好生活,告慰革命先辈。”村党总支书记王安明说。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张峰 通讯员 闾高桥 编辑:王丽丽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