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用1天,利息最低××元”“借款1万,每月利息仅××元”长期以来,类似这样的所谓“低息贷款”的宣传语遍布于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在内的众多借贷平台,不仅利率不透明而且涉嫌误导。
对此,央行出手了。3月31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明确“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该公告虽只432字,但字字珠玑。最重要的是明确了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
那么,公告落地已逾一周,绍兴的各式金融机构在营销时明示年化利率了吗?
强调月利率、手续费.....
年化利率依旧被“低估”
越牛新闻记者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咨询了多类贷款产品,均被告知确定的年利率。
然而,随着记者的走访深入,发现仍有些金融机构在宣传中未能明示年化利率,以强调月息等形式来模糊用户实际借款的利率水平,使年化利率被“低估”。
日利率当道
线上宣传渠道“有恃无恐”
按照公告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应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等渠道都应明示年化利率。然而,记者日前搜索多款借贷平台,发现这些平台几乎“全军覆没”,仍以“日利率”“月利率”等内容作为宣传文案,部分贷款产品页面并未展示“年化利率”或以最小字体注明“年化利率”。
以某外卖平台为例,其贷款产品的宣传页面仅显示“1000元用1天,利息最低0.3元”。该平台合作的第三方借款产品还有7款,全部显示的是“日利率”,其中“日利率”在0.02%-0.1%不等。
外卖平台上的贷款产品宣传页面
在华夏银行官方APP页面,其贷款产品“菁英信用贷”详情介绍页面,“最高可贷100万元、纯信用无抵押、随借随还”等被作为宣传口号置于明显位置,然而整个页面并未见到任何年化利率的具体信息。
华夏银行贷款产品宣传页面
记者在广发银行APP查询到一款名为“掌上取现”的借贷产品,每日费率被重点标示为0.05%,而底下只用一行小字标注“近似折算年化利率为18.25%”。然而,央行明确规定“以明显的方式展示“年化利率”为必选项,而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则是可选项。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载明,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很多互联网平台贷款宣传页面都是显示日利率,日利率会让贷款人产生错觉,认为利息很低。”一位曾经使用过网络贷款的市民告诉越牛新闻记者,“我曾经就被‘日利率’迷惑了。”
民间借贷公司
套路满满
只展示日利率或月利率,感觉很划算;分期收费 ,乍看也不多。当宣传页上的数字变成真金白银,利率之痛才会开始显现。
那么,除了官方借贷平台,民间借贷公司的情况如何呢?
“这款产品很划算,利息8厘~1.5厘。”一家绍兴小额借贷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越牛新闻记者热情推荐一款产品,但对年利率都避而不谈。
随后越牛新闻记者又咨询了数家民间借贷公司,发现各家机构大多向记者强调日利率以及月利率,除非记者要求,很少明示年化利率。
然而,在公告第五条,央行提到了“鼓励民间借贷”参照执行。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编辑:厉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