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浦口:洼地上崛起的工业高地

2021-03-12 15:28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浦口,一个蕴含水文化气息的地名。嵊州市浦口街道,因地处黄泽江汇入剡溪之口而得名。千百年来,浦口是水陆枢纽,浙东通衢,却也因地势低洼,常受洪涝之苦。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今天的浦口也一样。就在这片洼地上,一片独具特色的工业之林,欣欣生长,为浦口注入崭新的发展基因。开创“工业化养蚕”时代的巴贝、引领智能化高端厨电产业的亿田、驰骋高端真丝面料市场的麦地郎……从这里走向世界。

从无到有,短短几十年,浦口街道集聚起近200家规上企业,顶起嵊州工业经济半边天。昔日的农业小镇如何变身工业高地?在曾经的荒芜河滩地上如何演绎创业创新故事?浦口华丽转身,靠的是什么?最近,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采访团蹲点浦口街道,深入工厂车间,倾听一线创业者的声音,力图解开浦口崛起密码。

抓得准

江南三月,剡溪两岸,柳芽吐绿,红梅报春。车驶入浦口街道浦东大道,迎面驶来的集装箱大卡车明显增多。同行的浦口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春江向记者介绍:“这些集装箱装的都是集成灶,发往全国各地。”

“集成灶,嵊州造。”集聚了亿田、科恩、森歌等厨具电器行业龙头企业的浦口街道,是嵊州厨具产业的“窗口”。眼前集装箱大卡车川流不息的景象,折射出厨具产业的最新脉动。

“天猫精灵,请帮我蒸条鱼,再放首歌。”“好的,马上为您准备。”3月1日,记者一踏进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大门,就听到一串欢笑声。只听美妙的钢琴曲响起,火苗点燃……来自上海、天津的几位客户现场体验这款名为“蒸奇妙”的集成灶后,个个兴奋不已,争相签订采购协议。

“‘蒸奇妙’最大的特点是满足了年轻人的下厨需求。”亿田董事孙吉是位80后,多年来参与集成灶研发,他笑着说,疫情催生了一拨年轻的“家庭厨师”,智能集成灶让下厨更简单、更有趣。去年5月这款新产品上市以来,持续热销。

好势头不仅出现在亿田。激光切割、智能焊接、自动装配……浙江科恩电器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新产品订单已经排到夏天。”公司总经理俞锋行告诉记者,春节复工后,全线满产。而被问及形势为何如此好时,他脱口而出,“抓住了疫情机遇。”

对嵊州厨具电器行业来说,2020年极不平凡。在与厨具电器企业老总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一串不平凡的足迹——2020年,亿田与天猫联合共创,成功开发并推出语音操控新产品,打开市场新空间;科恩抢抓线上发展机遇,依托1400多家加盟门店,线上旗舰店实现爆发式增长……

把疫情危机转化为发展契机,在浦口街道一批龙头厨具企业带领下,嵊州厨具产业整体上扬。去年,浦口街道厨具电器产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帅丰电器、亿田智能先后登陆资本市场,一个千亿级“智能厨具产业园”茁壮成长。

抢抓机遇,赢得先机。厨具产业的蓬勃生机,进一步诠释了嵊州浦口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一个密码。

转得快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受到冲击。以领带、真丝面料为主的嵊州纺织产业,境况如何?近日记者深入浦口街道纺织企业采访时,发现了另一番景象。

“幸好转得快。”说起疫情影响,雅士林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桂红嘴角漾起笑容。她领记者来到车间,指着流水线上一条条色彩鲜艳的飘带说,“全部出口,供不应求。”

这飘带有啥特别的?一旁的女工周旭艳看出记者心思,笑着介绍,“飘带浸水后,系在脖子上,夏季可用来防暑降温。”原来,这是一根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真丝飘带。吴桂红直言,此前雅士林领带出口确实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以东京奥运会的领带订单为例,因奥运会推迟而搁置。好在公司开发了领带的衍生新产品,把影响降到最低。

转得快,得益于技术支撑。在浦口街道,像雅士林这样凭借技术储备打开发展新局面的企业还有不少。记者见到麦地郎集团面料设计师吕毅萍时,她刚刚送走国内一位知名女装品牌面料采购商。这位浑身上下洋溢时尚气息的设计师向记者透露,消费升级,对高端面料国内相关企业“胃口”越来越大。去年吕毅萍带着几十种新面料,参加大湾区纺博会,捕捉到了需求商机。

转得快,得益于持续几十年专注主业的定力。上世纪90年代,嵊州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然而,和许多行业一样,嵊州领带产业也碰到了“天花板”。如何突破?巴贝集团决定从丝的源头入手。

透过巴贝集团的智能化养蚕车间橱窗,记者定睛细看,发现满满一屋子蚕宝宝,正静静地努力成长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蚕宝宝们生活在一个无菌恒温环境里,吃的是精心配制的人工饲料,经过30天左右生长,就能结出密实的蚕茧。

这一工厂化养蚕技术颠覆了5000多年的传统养蚕模式,为嵊州丝绸产业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在浦口街道,一个围绕巴贝集团而打造的从养蚕、缫丝、面料到成衣的丝绸全产业链高地,正在悄然形成。嵊州的丝绸产能有望跻身全国前列。

就像一场蝶变,必然经历脱胎换骨。从领带到飘带,从蚕丝到蚕宝宝……每一次转型,每一项变革,都牵引着产业迭变。浦口街道纺织产业的进行曲,唱出了浦口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又一个密码。

布得深

在浦口街道蹲点的日子里,现代化车间、高耸的写字楼、时尚的设计师……所见所闻,记者很难把它与过去那个洪涝之地、荒芜河滩联系起来。直到记者走进“承甬产业园”。

“多年前父亲就来嵊州创业,听他说起过浦口,这里有丰富的‘唐诗之路’遗迹,是马寅初先生的故乡,但经常发大水……”说到这里,浙江旭昌昇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旭话锋一转说,但现在的浦口,是嵊州制造的窗口。王旭是一位90后,来自宁波,两年前,他带着技术和资金加盟浦口“承甬产业园”。在王旭看来,浦口街道释放的是“洼地效应”。

地势开阔、通江达海,历史上的浦口是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沐浴改革开放春风,历经数十年产业培育,今天的浦口,是嵊州工业经济的主平台、主战场。乘着“杭绍甬一体化”东风,浦口街道站上了新一轮发展的风口。“承甬产业园”是嵊州培育新兴产业落下的一枚战略棋子,这枚棋子最终落在了浦口。

而这仅仅是浦口布局未来的一个侧影。放眼未来,更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链培育体系,已经破题。距旭昌昇几分钟车程,是浙江海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其同样来自宁波。虽然公司产能还未达产,但订单已排至年底。“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风口,我们研发的新能源车电子单元,已进入各大主流新能源车企。”“海威汽车”总经理徐平告诉记者。

目前,“海威汽车”正在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突破,努力实现供应链的本地化。在徐平看来,浦口街道培育汽配产业具有良好的条件,周边已集聚了一批模具、刀具等优秀制造企业。

更深远的布局也已经落子。去年6月,总投资100亿元的晶越半导体项目落地浦口。作为绍兴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磅项目之一,该项目一期投产后,将具备月产1500片碳化硅晶圆的能力。

高端装备、新材料、集成电路……一个个新兴产业,接续书写“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传奇。

“我经常会去老街走走,到马寅初先生故居看看,感悟那一代人的奋斗精神。”王旭意味深长地说,浦口走出了马寅初先生,这片土地上,创新精神生生不息。这也是吸引他们来浦口投资的原因之一。

这,是浦口历经岁月磨砺、日益振兴的核心密码。

亲历者说

牛年,扭住高质量

过去的五年,浦口街道的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与绍兴先进的镇街横向比较,浦口街道的经济总量还显得比较小,辖区内目前还缺乏旗舰型、引领型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也还只有2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启动之年,也是浦口街道高水平推进“三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为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一年,我们将聚焦优势产业,在产业增能上持续发力。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坚持数字赋能、创新驱动,紧盯打造中国丝高地、中国智能厨房、中国电机之城的目标,加快三大传统产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发展,助推企业加速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切实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新的一年,我们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企业培育上不断发力。依托旭昌昇、定阳新材料、艾妍生物、晶越半导体、金达视讯等项目,加速高端装备、新材料、5G等新兴产业集聚,不断巩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向发力的发展趋势。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升级版、“雄鹰行动2.0”“雏鹰行动”“小升规行动”,鼓励和引导辖区优秀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加速形成资本市场浦口板块,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因产制宜培育一批浦口街道的“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在科技支撑上再发力。深度融入艇湖科技城、剡溪创业带建设,依托科创中心、北航投、创新服务综合体、高校研究院等平台,持续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不断提升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水平。同时,通过引育人才、打造企业实验室、与大中院校合作等方式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力争在核心零部件技术研发、模块化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在项目建设上再发力。紧盯旭昌昇、陌桑高科、亿田电器等12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细化项目推进时间表,紧抓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全面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重点项目落地,确保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记者手记

不走寻常路

作为一名在绍兴工作不到一年的90后记者,我对嵊州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嵊州小笼包”和“集成灶”上。3月初,我第一次踏上了前往嵊州市浦口街道的采访之旅。

车辆行驶在浦口浦东大道上,只见森歌电器、科恩电器、上派电器等显眼的招牌挂在一幢幢厂房上,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走访了其中几家企业后,我对“集成灶,嵊州造”的口号多了几分新的理解。近年来,浦口街道围绕厨具产业,在建链、补链、强链、扩链方面下足了功夫,相继引进电子控制、开关总成、炉头、厨房用品等补链强链项目,把单一的厨电设备生产延伸到洗碗机、橱柜、蒸箱、烤箱等整体厨房制造,形成了厨具全产业链集群。

其中,注塑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位企业老总告诉我,嵊州厨具产业每年消耗的注塑产品十分惊人,很多企业都想进入注塑机生产行业。但一台注塑机,要用到六七千个零部件。一家注塑机生产企业,需要上下游多少家企业来配套?数量难以想象。而且,注塑机产业链的上游是钢材、冶金铸造、液压零件、电子零部件等配件企业,这些嵊州都欠缺。

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创新创业,需要的不只是勇气。从宁波引进注塑机生产企业,布局注塑机产业链,这就是浦口的应变之策。  

去年8月投产的浙江旭昌昇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就来自宁波。这家企业的总经理王旭与我一样,也是一名外来90后。在宁波北仑区,集聚了数百家注塑机零部件生产企业,整机生产所需的90%以上的零部件都可以在周围采购。但王旭放弃宁波的配套资源优势,选择在浦口“从头出发”,看中的,正是这里的巨大市场和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看到年轻人高昂的创业状态,看到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我们有理由相信,浦口一定能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崛起之路。

作者:记者 何国永 王旭东 何超群 见习记者 王昭奕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