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牛气冲天!看完惊呆!绍兴一小伙用显微镜拍照片

2021-01-20 16:37

来源:越牛新闻

初次看到程聪用显微镜拍摄的照片,只觉得五彩缤纷,各种奇怪的形状,如果不是程聪加以注释,有些就完全看不懂拍的是什么东西。

通泉草10X

“哪怕是很平常的一段发霉的枯木,如果将它放在显微镜下面,就会展示它神奇美丽的一面,让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程聪说,他“入坑”显微镜摄影3年,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拍摄了无数张照片,将微观世界放大后,呈现为一种视觉艺术。

大黄蜂

程聪是市区一家美术培训机构的老师,主业是美术。爱上显微镜摄影是在3年前,他用一台国产显微镜拍摄蜜蜂,采用堆栈的处理方式呈现出长景深的细节,载物台每上升10微米拍摄一张,连续拍摄几百张后,再用堆栈软件进行处理。最后拍出来的蜜蜂,令人惊艳。

“显微镜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在国内算十分小众的,玩的人不多,可能这个爱好比较偏向于专业化和系统化,哪怕个人有足够的耐心和动手能力也是不够的,它还要学习光学成像、细胞成像、微生物、组织学等专业,需要有专业的解剖工具。如果自己做组织切片,则需要学习组织染色技术和组织切片机的操作技术。”程聪说,相对于普通的摄影而言,显微镜摄影对拍摄者本身的要求更高,所以在诸暨也很少见。

地钱孢子40X

在拍摄过程中,程聪也遇到过很多难题。他介绍,显微镜有多种观察方式,首先可以分为两大类:透射和反射,在这两大类中,又分为明场、暗场、斜射、落射、相差、微分干涉、霍夫曼、荧光、共聚焦等。

木贼孢子

“常规使用的是明场透射。我早期作品也是从明场入手,目的是协调光强、曝光时间和快门速度之间的关系,但在此之前,拍摄环境是关键的第一步,那就是地面的震动。由于显微镜放大图像的同时,对地面的轻微震动也会相应放大,如果远处有人走几步,就会抖动到影响图片,从而导致成像上的模糊,所以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台,来缓冲地面的微震动。”

斑马鱼肠切片40X

用明场拍摄,无论是拍组织切片还是微生物,大多都无法具体表现对象的细节,所以程聪会根据拍摄对象的特征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来呈现,目前他比较常用的是暗场,以及DIY的斜透射光和自己外挂搭建的斜反射光路。

草履虫和小环藻40X

让程聪感到比较震撼的是,有一次他在鱼缸里发现某种黏菌,取样后在明场观察中无法看清,白茫茫一片。于是他在聚光镜下方的焦平面位置放入了DIY的黑色的1/4圆,实现斜射光,此时黏菌的细节和轮廓豁然开朗,还能清楚看到黏菌的“爬行”运动和内部细胞的有序流动。

蕨叶横切40X

从墙角爬过的小蚂蚁,身长不到3毫米,肉眼看起来只是黑色的小不点,但当程聪把它放在显微镜10倍的物镜下,它的身体居然是透明的,体内脏器的活动、身体上的刚毛、表面外壳的褶皱等清楚可见。由于物镜景深十分浅,看到的每一部分都要调焦距,于是程聪将显微镜装好单反相机,接好快门线,调整好光圈和光强、快门速度,再将焦平面调整到它身体的最高点处,开始手动细准焦旋钮,每上升2微米,就按下快门。如此重复拍摄200多张,再把这些照片导入到堆栈软件中进行处理,一张全焦距的蚂蚁照片就诞生了。

蚂蚁10X

“显微镜摄影对我个人而言虽然是爱好,但我觉得,只有从专业的学习方向去不断努力突破,这样的爱好才会有意义。”

小环藻

因为这个爱好,程聪自学了很多知识,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每一次拍摄都像一次神秘的探索,你完全不知道将会在镜头中看到怎样的画面。当你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发现那个隐秘的世界,会非常激动。这个过程,真的很有意思。”

(内容来源:诸暨西施号)

作者: 编辑:倪妮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