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男女恋爱甜蜜幸福,却隐藏财物陷阱,一不小心就会人财两空。90后女孩佳佳(化名)在网上认识了称心的“白马王子”,交往一个多月,借给对方40多万元。对方不肯还钱,心软的她未报警,而是选择打官司,但仍拿不回来。这场爱情,如今让佳佳伤心又伤财。
恋爱关系中,像佳佳这样遭遇“甜蜜陷阱”的并非个案。以恋爱为幌子进行诈骗,已成为不法分子惯用的手段。是真心,还是套路?该如何擦亮眼睛?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A
典型案例
“白马王子”有假
借出的40万元打水漂
时尚、靓丽、独立的90后女孩佳佳家境殷实,自己开公司,对待感情更加慎重。去年初疫情暴发,公司复工复产推迟,闲下来的佳佳常泡在网络世界里,网聊、打游戏,在虚拟世界里认识了金某。
网聊中,金某向佳佳这样介绍自己:1989年出生,武汉大学毕业,还曾在国外读研,学的是心理学专业,曾在非洲创业,曾在柯桥一家银行工作,现在从事外贸工作……看着这些信息,佳佳不禁怦然心动,彼此交流时,金某总能把话说到佳佳心坎上,还会写点温情小诗。
因为都住在越城区城西,没过多久,两人从线上走到线下。几番交往,佳佳觉得金某沉稳、有见地,这就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很快双方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和所有年轻情侣一样,他们的恋爱充满甜蜜气息,金某宠着佳佳,佳佳沉浸在幸福之中。
去年3月底,金某说自己有批货物滞留在港口,需要周转资金,便向佳佳借钱。佳佳没有多想,便转给了金某一笔钱。之后,金某又以亲戚过世办白事、炒外汇等理由要钱,善良的佳佳转了一笔又一笔。到了4月,佳佳断断续续转给对方50多万元。起初,金某会还点钱,但后来就不吭声了。
渐渐地,佳佳发现眼前的“白马王子”并不完美:他的年龄对不上号,微信认证是1984年的;学历存在造假,借钱投资也是幌子。佳佳如梦初醒,要求金某还钱,被拒,两人很快闹翻。“我觉得金某是个骗子,起初想报警。”佳佳说,但金某说他父亲身患重病,需要钱治疗,且一旦他被抓,再也还不了钱。
金某的“苦情戏”,让佳佳心软了,她放弃了报警,但金某仍未还钱。佳佳无奈向越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金某归还40多万元借款。经法院调解,金某同意每月归还佳佳2万元,分20期履行,但金某未兑现承诺。佳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金某又没有可执行财产,她至今未拿回一分钱。
佳佳说,她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来,是想提醒和她一样单纯的女孩子,恋爱很甜蜜,但对待对方借钱一定要慎重,千万别在感情关系里被男生利用,最后落得人财两空。记者联系了金某,但他拒绝接受采访。
佳佳的遭遇,令人嘘唏。我市法律界人士说,从佳佳讲述的细节分析,金某的年龄、学历等都是假的,借钱理由也不真实,即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涉及金额较大,的确存在诈骗嫌疑。但因佳佳未报警,并且认可了借贷关系,已采取民事诉讼,双方转为借贷纠纷。
B
破解骗术
恋爱只是幌子
“借钱”理由五花八门
恋爱,让两个本无关系的人变得亲密无间、成为彼此最信任的人。然而,就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恋爱的名义,以各种理由借钱或索取物品,从而谋取利益,导致受害方人财两空。
“以恋爱为幌子,不法分子诈骗钱财的理由五花八门,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越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陈杰东说。
投资理财。一些不法分子以高回报为诱饵,让对方一起投资房产、外汇等项目,其实这些项目可能是虚构,也有些投资平台为不法分子所掌控,一旦投资将血本无归,这类案件涉案金额往往较大。2016年,柯桥区孙某谎称自己单身,以交男友为名,骗得周某的信任。孙某以合伙开厂为由,从周某处骗得现金87万元;还以其他理由骗了25万元。最终,柯桥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孙某有期徒刑十年。
“苦肉计”。待双方交往一段时间,彼此取得信任后,不法分子开始演戏,以“苦肉计”或“苦情戏”博得对方同情,以亲属死亡、发生交通事故、信用卡透支等理由实施诈骗。2014年4月至11月,丁某先后与朱某、徐某恋爱、交往,并发生关系,后丁某因家庭经济拮据,萌生以怀孕、流产等名义骗取钱财的邪念,先后骗得两人共计8万余元。案发后,丁某退赃并取得对方谅解,但最终仍被法院判刑。
赠送礼物。交往深入后,不法分子便花言巧语要求对方赠送礼物,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不法分子也会回赠一些礼物,博得对方好感。在绍兴打工的重庆人冯某,多次以恋爱为名跟不同男子交往,然后要求对方到黄金店购买戒指等金饰品,得逞后便将对方拉黑。越城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冯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四千元。
C
重点对象
剖析法院判例
哪些人容易上当
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且受到刑事处罚的案例并不少。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发现,近十年来,我市基层法院判决此类刑事案件百余件,包括“男骗男”“男骗女”和“女骗男”等多种情形。这些案件中,交往的双方基本上是通过网络相识。那么,哪些人容易上当受骗?
涉世未深者。受害人大多未走上社会,或步入社会时间短,生活阅历浅,加上不善交友、交际面狭窄等,把情感寄托在虚拟世界。“男骗男”案件中,此类受害人居多。阿峰(化名)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是典型的宅男。去年初他玩一款网络游戏时,认识了网名为“雨蝶”的网友,不久两人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之后,“雨蝶”以发朋友圈秀恩爱等方式,不断向阿峰要钱。短短一个月,阿峰转给对方3.8万余元。等他明白过来,才得知“雨蝶”是男性。尽管“雨蝶”被判刑,但阿峰仍伤透了心。
爱慕虚荣者。有些人有对象或家庭,但追求生活刺激,怀着虚荣心和好奇心,通过网络跟异性交往,结果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诸暨人周某原本有家庭,她通过微信“摇一摇”认识了王某,对方自称开厂。双方交往后,王某以做工程等为由骗走周某70多万元。尽管王某被判刑,但周某经济损失不小。
贪图便宜(钱财)者。在恋爱交往过程中,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爱贪便宜(钱财)的弱点,以高回报为诱饵,引诱对方投资项目,结果伤心又伤财。2014年,上虞人沈某通过某婚恋网站结交了陈某。陈某向他推荐国际原油期货,并到非法搭建的平台投资,造成沈某巨大亏损。原来,陈某等人为男性,却虚构女性身份,到婚恋网站以谈恋爱、交友为名结交男性,博取信任后,怂恿对方投资,从而骗取对方资金。
D
心理防御
“线上到线下”
恋爱
摸清 真实信息
再谈钱财
绍兴市妇联婚姻家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钱国正说,情感纠纷中,一方往往因为对情感有较高的需求和依赖感,特别是一些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人,物质可能充裕,但精神层面较为匮乏。到了婚恋年龄,他们需要情感寄托或情感滋养,网络为交友提供了方便。彼时,异性的甜言蜜语、献殷勤等,能让其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往往会出现非理性判断,对方提出钱财要求,有求必应。其实,在交往过程中,无论对方表现多么优秀,都需要一段时间来相处和观察,了解对方的三观。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能给人带来缘分和幸福,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渠道。陈杰东说,网络的虚拟性,给不法分子虚构事实提供了极大便利,他们再利用恋爱建立感情和信任,然后以种种理由借钱,骗取他人钱财。因此,从线上走到线下,感情当中的任何一方,都要多几分谨慎,特别是涉及金钱财物,更不应盲目。一定要摸清对方的真实身份、工作等信息,再谈钱财。同时,如果遭遇骗局,应及时报警,不要心软。而作为婚恋交友平台,也要履行社会责任,核实注册用户信息。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晓宏 李丽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