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剪纸作品也能被侵权?这个案件判了!

2020-12-18 09:48

来源:越牛新闻

著作权侵权,通俗来讲,

即未经作品的作者许可,

擅自使用他人的美术作品、文字作品等,

未向权利人支付报酬或署名。

那么,

侵犯著作权行为应如何认定?

侵权人又将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下面,就跟随普法君一起来看看吧!

自创剪纸作品,竟意外发现在某网站出售

2005年,剪纸艺术家王某创作了剪纸美术作品—《大福狗》,该作品以狗的形象作为福字的偏旁,和福字右边的“一口田”相结合,利用书法笔画的规律结合在一起,在整体上构成一个“福狗”的形象,以契合2006年狗年的祥瑞之意。同年,王某在义博会上首次展出了《大福狗》作品,并在2012年3月1日,将剪纸-《大福狗》美术作品在浙江省版权局进行了作品登记。一次偶然,王某在某网站发现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 “2018新款旺年纳福4碗4筷套装”的外包装上使用了 “大福狗”作品,在每个碗上亦有“大福狗”形象。

△ 王某的剪纸作品《大福狗》

作品形象基本相似,为维权诉至法院

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王某将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该公司停止侵权,赔偿王某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共计10000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经对比被告出售的商品外包装上使用的“大福狗”形象,与原告“剪纸-《大福狗》”作品在整体形象上基本相似,只是在具体的细节上有所改变。庭审中,原告详细陈述了剪纸-《大福狗》作品的创意及创作过程,并提供了其在2005年义博会上首次展出《大福狗》作品的相关证据。被告辩称,原告不能证明其系涉案《大福狗》作品的著作权人,遂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 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侵权包装

原告对该作品享有知识产权,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已经取得了涉案作品的著作权登记证书,在无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应当认定该著作权登记证书内容的真实性。综合原告提交的证据,可以认定原告系剪纸-《大福狗》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人。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在网络上销售带有“大福狗”形象的碗,并对“大福狗”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改变,侵犯了原告《大福狗》作品的修改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转播权。因原告未提供其实际损失的证据,法院综合考虑作者的知名度、作品的独创性程度、被告过错程度、被告的经营规模、涉案商品的价格、原告为维权所支出的合理开支及原告系批量维权等因素,酌定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300元(含合理开支300元)。

微普法

剪纸作品虽为手工艺制品,但因其具有独创性,作者可以和文章作者一样享有版权。在版权侵权纠纷中,作品权利人的认定通常是这类案件胜诉的关键。为此,法官提醒广大的著作权人,作品出炉后应及时进行相关登记,以避免作品被侵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提醒市场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应当公平竞争、讲求诚信经营,不应侵犯他人的著作权等合法权益,在使用时应当进行认真审查,以确定是否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以免造成侵权,给他人造成损失。

法条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内容来源:绍兴普法)

作者: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