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
龚剑秋
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兼职教授,硕导。省、市重点学科带头人,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国家级住培康复科专业基地主任,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康复医学系副主任。现任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委,浙江省卒中学会康复医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绍兴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绍兴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委会主委,绍兴市康复医学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曾赴荷兰莱顿大学访学,赴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樟宜医院等培训。擅长骨科学康复与神经病学康复,曾获省医学会优秀康复医师、省康复医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医院里老年病人越来越常见,八九十岁的老年患者也屡见不鲜。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让老年人对疾病的康复要求越来越高。中风后怎样才能重新实现生活自理,脖子疼、腰腿痛、不能上下楼,怎样才能减少这些折磨?打个喷嚏就漏尿,出门一会要上几趟厕所,怎样才能缓解这种尴尬?这一期健康大讲堂,我们请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龚剑秋来聊聊老年人康复的相关问题。
康复治疗常见的认识误区
提起康复治疗,很多人以为就是针灸、推拿等,其实不然。龚医生说,康复治疗是治疗,不是锻炼,也不是保健。通常,医学可以分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三大块,“三驾马车”理应并驾齐驱。但目前只有临床医学跑得最快。很多病人及其家属重治疗不重康复,他们可以在挽救亲人的生命上花费巨资,但是对病后的康复却持保守态度,以致于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脚骨折后是可以不跛的,中风后是可能恢复走路的……
龚医生说,康复医学科是一个以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学科,主要是为了消除和减轻病人的各种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提高和改善人体各方面功能。它不是疗养科,也不是临终关怀科,它的终极目标是让患者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因此,所有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的功能障碍都可以是其诊疗范围。比如中风、脑外伤后偏瘫(半身不遂),脊髓损伤后截瘫或四肢瘫(半瘫),四肢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胳膊抬不起来、脚不能走、肘膝不能弯曲或伸直等),颈椎病、腰椎病、各种疼痛(三叉神经痛、落枕脖子疼、肩周炎、网球肘、鼠标手、手机手)等。
“比如老年人常见的脑卒中,一开始送进医院的时候,往往是住在神经内科和脑外科,重症者还会去ICU。”龚医生说,等病情稳定后,临床医生会要求患者出院,因为在他们科室里,已经没有特殊的治疗需要进行了。但很多患者不肯出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手脚还不会动,讲话口齿也还不清楚,有些还带着鼻饲管、不会吃东西……这样的人回去,家里可怎么办呢?实际上,这后面的事情,就属于康复医学科的治疗领域了。
哪些老年病需要康复介入
“康复并不是可有可无,一些老年病还特别需要康复。”龚医生说,患者到了康复医学科,医生会给他做各种评估,以确认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吞咽功能、认知功能、感觉功能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制订出治疗方案与目标,再由专职的康复治疗师来进行专项训练与各种治疗。通过各种治疗手段,让患者重新练习坐、站、走路、上下楼梯,以及进行自己吃饭、上厕所、洗澡等日常生活能力锻炼。还可以用球囊扩张、手法吞咽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自主进食,最终拔除讨厌的鼻饲管……
曾经有一位很好动的老大爷,洗澡时因中风躺在浴缸里没能起来,被送到医院。经过急性期的一系列治疗,生命体征稳定了,老人被转到了康复医学科。经过积极康复治疗,几个月后,他不但能自己走路回家,还能自己洗澡、出门,并自己开着车来看望和感谢康复医生。
还有些老年人,一打喷嚏,小便就会漏出来,出门十几分钟就要上厕所。其实这多数是盆底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同样可以通过康复来改善。特别是老年女性,由于盆底肌肉松弛、阴道松弛、子宫脱垂或者阴道壁脱垂等,往往很容易出现这些问题。通过盆底肌肉训练、骨盆带的手法治疗,以及生物反馈等理疗手段,来改善盆底肌肉力量,提高尿道关闭压和控尿能力。当然,男性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因为膀胱-盆底-前列腺是一个庞大的平衡系统,盆底功能障碍除了会引起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和器官脱垂外,还可能引起前列腺等的问题。
至于脊柱退行性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以及肩周炎、膝关节退变等骨关节病,更是伴随大多数老年人的常见病痛。这些病虽然不致命,但痛起来却要人命。去医院骨科看,医生会建议开刀或回去自己锻炼锻炼。可具体怎么锻炼?多数老年人并不知道。“这个时候,你可以去求助康复科医生,他们会作一系列相应的评估,判断你在肌肉力量、耐力、双侧对称性以及肌肉激活模式与顺序上有没有问题,并制订相应的运动处方,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理疗和手法治疗。”
康复治疗也一定要趁早
和其他疾病治疗一样,康复同样遵循“早治疗”原则。龚医生说,一些疾病康复早期介入,可缩短病程。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很多疾病的病死率逐年下降,但致残率却不断攀升。比如脑卒中的致残率可以高达70%~80%,未经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的患者,其出院后3个月内不能独立行走的比例可高达50%,严重影响独立生活能力。“这些病人早期、规范的康复介入非常重要,患者早期床边康复和系统、正确的康复措施介入是重中之重,恢复期的康复对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更是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龚医生也表示,康复病人经过评估,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一般来说就可以出院回家了。但回家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康复了,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对于脑卒中、心肺功能不良的老年患者来说,家庭康复是医院内康复的一个延续。良好的生活作息模式、生活习惯等,都是保持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很多患者或家属在复诊时会告诉我:回家后,肢体功能退步了,手脚又变僵硬了,其实这些可能就是出院后康复训练不足的结果。”龚医生说,在疾病后期,患者的主动参与和主动训练是维持康复疗效的重要保障。
人的生命不仅要有长度,还应该有宽度和厚度。龚医生说,“活得精彩”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她希望康复介入能让大家的生活更有质量。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汤桂平 编辑:傅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