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越牛调查】你家孩子会说绍兴话吗?关于方言,他们有话要说

2020-10-26 19:43

来源:越牛新闻

近日,绍兴一位妈妈在论坛发出一则“求助帖”。自家女儿小学三年级了,虽然听得懂绍兴话却怎么也不愿讲。沟通之后,这位妈妈发现,孩子觉得绍兴话不够时尚才不愿意讲。她认为是学校的教育,让孩子不愿讲本地方话,于是上网寻求教导孩子方言的方法。

这则帖子引起了绍兴众多网友的热议和家长的共鸣,纷纷在帖子里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不少市民认为,孩子不会说方言这个“锅”,不该全由学校背,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这引发了绍兴市民尤其是家长对于“孩子该不该学习绍兴方言”这个话题的又一轮battle。

越牛新闻记者对此也进行了一番调查。

比起方言,更该关心孩子的学业

徐先生今年35岁,和他的妻子都是绍兴本地人,生活中也会用绍兴话和长辈交流。但平时他们在家里都不用方言交流,6岁的孩子从小和他们一起生活,也不会说方言。

“孩子能听懂就够了,很多孩子因为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都是一口的方言,到上学了又是一口绍普”,徐先生认为,这样的语言环境对孩子未来发展不是很有利。

“方言也不需要特地学习,我们小时候也没人教,我们现在也会了。”徐先生看来,方言学习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会特地让孩子去学习方言。相比方言,徐先生更关心的是孩子其他的课程。

不会方言,少了一丝家乡的味道

臧女士是江苏人,20年前来到绍兴,通过多年的努力,在绍兴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房产,她的小女儿户口落在了绍兴,成为了“新绍兴人。”

臧女士和她的女儿

她回忆起自己刚来绍兴时,经常因为听不懂绍兴话,弄错客户需求或搞错价格,这一度让她十分焦虑。

臧女士希望女儿能学会绍兴方言,但她的家庭语言环境并不能给女儿充分的学习机会。“我家里没有人会说绍兴话,也不太懂绍兴方言民谚。”

她告诉记者,如果学校开设方言类课程,她会非常支持。“女儿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绍兴学习、生活,也许还会像我一样在绍兴工作、成家,有很多场合要和本地人打交道,所以学会绍兴话很有必要。”

臧女士从自身经历体会到一点,方言学习,早比晚好,快比慢好。“小时候就学方言,学习成本会低不少”,现在她经常带女儿和一些本地朋友接触交流,希望为孩子营造方言环境,能让她多学几句方言。“女儿现在已经能听懂一些绍兴话”,臧女士欣慰不少。

另外,对于臧女士来说,学会方言还有另一层的意义——归属感。

臧女士的女儿

女儿从小在绍兴长大,平时暑假会回老家一趟,但最多也就一周,所以孩子也不会老家方言了。这也给她和儿女带来了一个问题:每当别人问起她是哪里人的时候,孩子总说不上来,要想一想。

不会说方言,也就说不出自己到底是哪里人。因为别人总会疑问:你连方言都不会,还说自己是这里人?

绍兴话,是与家乡的情感连接

沈先生今年41岁,他的妻子是嘉兴人,婚后跟着他来到了绍兴,现在她说起绍兴话来,没人会觉得这是个外地姑娘。

他们的大儿子已经读了高中,小女儿今年小学三年级,平时一家人都用绍兴话交流。

“你出去听到绍兴话就会觉得很亲切,这是你的根,怎么能不会呢?”沈先生十分支持孩子学习方言,除了方言以外,他希望孩子能学习更多关于绍兴的传统文化,培养起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沈先生和他的女儿

沈先生给我们讲了他朋友女儿的故事,女儿考上了北方的一所高校,他朋友送女儿入学,在超市购买生活用品时,突然听到了有人说绍兴话。平时不爱说话的朋友立马回头聊天,对方也是送孩子来上学的绍兴人,两家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孩子在外地上学时互相照顾,回家后也常常一起聚餐,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为什么要有同乡会?因为你在外地,老乡就会成为你的朋友甚至亲人。”沈先生说。

方言是绍兴人与家乡的情感连接,不相熟的两个人通过方言能找到同乡人,从而建立联系、彼此依靠。

“家乡是什么?你是说不清的,但你一说绍兴话,我们就知道了——哦,咱绍兴的。”沈先生认为,方言能将家乡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是绍兴人躲不开的,必须学会的语言。

绍兴方言差距大,各地口音也不同

绍兴嵊州徐女士现在家住越城,孩子刚上幼儿园。她告诉记者,自己家孩子经常跟着爷爷奶奶,已经会说嵊州话了,平时嘴里时不时会冒出一两句来。

最近,孩子还迷上了绍兴本地方言,因为家里的阿姨会跟他讲一些绍兴话。

“我觉得小孩子学习方言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也希望学校可以教一下本地方言,毕竟我和老公都是嵊州的自己也教不了。如果会本地方言的话,和本地人打交道的时候,我觉得孩子可以更快的融入。”徐女士说。

徐女士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学校没必要教方言,家里的语言环境可以自学

杨女士是绍兴诸暨人,丈夫是金华人,夫妻俩现居绍兴柯桥,孩子正在幼儿园上中班。

“平常家里人跟宝宝讲的都是普通话,所以他基本是不会说方言的,我们说方言他也基本听不懂。”杨女士认为,孩子有必要懂方言,但没必要去刻意学习,“我觉得学校没必要教方言,家里的语言环境可以熏陶、自学,没有自学的环境,学校教了也没有太大效果。”

杨女士的儿子

那老师们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不知道该从何教起

沈老师是绍兴一所小学的五年级语文老师,在跟记者交流的过程中也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偶尔说不出想表达的意思时,就往外蹦两个方言词汇。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沈老师主要使用普通话,偶尔会穿插一些有意思的绍兴俚语,有些小朋友们都没听说过。她还会教一些有绍兴特色的词句给学生,让他们可以灵活运用在写作当中,为文章增色不少。

沈老师觉得,绍兴的很多传统项目,例如莲花落等,多以方言为基础,若是听不懂方言,在理解起其中意味的时候,也会有所偏差。

在沈老师看来,并不是老师不愿意教方言,而是不知道该怎么教。由于方言的学习没有规范的教材,老师们也无从教起。她觉得,学校可以适当保留一些方言课程,教孩子们学习一些绍兴的俚语、俏皮话,让方言更好的传承下去。

学习方言能更好开展工作

“90后”姑娘小吴是浙江温州人,在绍兴读完大学后,选择留了下来,现在是一名二年级的语文老师。

小吴老师在绍兴待了7年,还是只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词汇,无法说一句完整的绍兴话。“温州话难,绍兴话也不简单啊!”小吴老师说。

现在,当她身边的同事用绍兴话交流的时候,对话内容她全靠猜。但她仍觉得应该学习一下绍兴话 ,不然交流都会很困难。

小吴老师告诉记者,学校里非本地的学生也比较多,其中,有来自绍兴市域内的,也有来自市外的,如果教授方言,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对于孩子们在学校会不会讲方言这一问题,记者询问了多位老师,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近年来绍兴也开展了许多推普活动,孩子在学校一般讲普通话。

方言该如何教学,专家有话说

绍兴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陆纪生研究绍兴方言已有七、八个年头,在跟记者的交流中,可以听得出陆先生的普通话,有着浓浓的绍兴味儿,他也笑称自己的“绍普”是“南腔北调”。

陆纪生觉得,现在文化语言发展快,网络用语使用频繁,加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绍兴安家,各地的方言汇聚在这里,这对绍兴方言的冲击较大,因此,绍兴的方言需要得到重视,加以保护。

目前,陆纪生正在编写一本有关绍兴方言的书籍。在撰写的过程中,他碰到了不少问题。例如绍兴方言该如何界定?绍兴诸暨跟新昌的方言有所不同,越城区和柯桥区的也略有出入,甚至两个相邻村镇的方言也有些区别。到底什么是绍兴方言,较难确定。

其次,有些绍兴话有音却写不出字。大家或许可以用绍兴话交流,但有些词句,却无法转换成书面文字。同时,由于有关绍兴方言的文献资料有限,因此寻找理论依据也有一定难度。

绍兴方言到底该怎么学习传承呢?“把绍兴方言用合适的方式引进课堂,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到方言,不失为保护、传承绍兴方言的一种方法。”陆纪生说。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钱天怡 见习记者 金哲楠 杨旭晓/文 记者 方嘉华/制图 编辑:钱天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