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金山银水”梦成真——越城区助力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精准脱贫奔小康记事

2020-10-19 11:06

来源:越牛新闻

这里,孕育了风情万千的小凉山特色文化,既诞生了传统歌谣,也背负着历史沧桑,繁衍生息着彝、汉、苗等15个民族。

这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风顶,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王山,有全国唯一的彝族悬托石像群……素有“金山银水”的美誉。

这里,是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但跟很多老少边穷地区一样,这片风景如画的“金山银水”因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2017年3月,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越城区与马边结对。三年来,越城区投入援助资金近1.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2个,互派干部人才342人次(其中绍兴派出干部人才121人次),让东西部扶贫协作真正“扶在点子上,帮在关键处”,也让马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2月,马边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产业合作 壮大特色经济

“晨越暮汉,嘉阳梦放翁,依稀沈园。蜀道逶迤疾行,青山争出,幽谷叠影,回望会稽遥千里。作揖别,暂将乡思,付与凉彝风语!华年志许马湖,闻边溪淙淙,珙桐花艳。忆昔铁衣远戌,豪情催汗。微霜何妨,春酒金卮醉楼兰。此身记,白发添许,三载岂为功名!”这是2018年5月,挂职马边彝族自治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绍兴援川干部、越城区委常委寿建华,为纪念援派入川满月而填的一首《汉宫春》。

如何找准定位,长远有效地帮扶马边脱贫,一直是寿建华思考的问题。“其实马边拥有茶叶、竹笋、青梅三项名优产业和猕猴桃、优质畜禽、冷水鱼三大特色农业,还有跑山猪(鸡)、水(干)果、蔬菜、中药材、花卉等其他特色增收产业,我们要做的就是转变思路,依托马边的这‘6+X’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马边的特色经济。”

2018年,越城区投入680余万元,专门请来专家指导技术、嫁接新苗,帮助梅林镇梅子坝村村民新种植了4300亩青梅。如今,漫山的青梅已经是马边产业脱贫攻坚的“当家花旦”之一,全县种植面积约5.7万亩,效益良好。“家家种青梅,每户收入达到2~3万元,感谢绍兴的干部们!”梅子坝村党支部书记啥妈拉格感叹道。

同时,越城区援马工作组牵线绍兴黄酒集团在马边开设一家青梅果酒加工厂,实现两地合作共赢。今年,黄酒集团保底收购了10吨马边青梅,第一批特色果酒将于年底上市。

除了青梅酒,在马边,还能看到绍兴另一特色产业的身影。

剪裁、修边、打线丁……位于雪口山镇的扶贫车间内,身穿彝族服装的工人们正在缝制T恤衫,一片忙碌。

作为东西部协作项目之一,由浙江绍兴勇大针纺工艺有限公司运营的雪口山镇扶贫车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投入资金500万元,于去年10月正式投产,目前已招工8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贫困户。“这里离家近,收入也不错,还能照看家人。”羊店儿村的小伙吉石罗布说。

三年来,援马工作组以“越商走马·边货入城”为交流平台,先后牵线120多家东部企业到马边考察投资,促成服装工厂、石斛、抹茶、果酒等多个项目落户。打造“秀美马边”公共品牌,去年10月,在越城区建立“秀美马边”体验馆,开创了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新模式,至今销售已达800多万元。今年9月,“马边抄手”绍兴店也已正式营业。

聚焦项目 建设美好家园

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建设是关键。越城区援马工作组认真贯彻浙川两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相关要求,在充分走访调研基础上,坚持“当地所需”原则,科学筛选,统筹谋划,大力实施项目援建,不断夯实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扶贫服装工厂所在的雪口山镇黎明村,是2017年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有近6000位村民,大多是从周围的大山里搬下来的,村里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是有名的贫困村。

“3年前这里可以用穷山恶水来形容,没有产业,也缺乏基础设施,全村连家超市都没有。”雪口山镇党委书记包洪友告诉记者,是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个项目改变了这里,让“金山银水”一步步变为现实。

干净的溪流、成片的楼房、偌大的旅游广场,还有客运中心站、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应急避难中心和黎明村党群服务中心,这些都是越城区援建的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两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黎明村已成为青山绿水相互交融的美丽社区。餐饮店、民宿客栈、快递站、杂货铺……一个个临街商铺逐渐红火,以前在县城经商的人都回来开店了。

“项目是助力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要回应当地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愿,帮助贫困群众在‘吃饱’的基础上进一步‘过好’。”寿建华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为满足黎明村教育需求,工作组又利用援助资金为该村援建了一所幼儿园。

以项目惠民生,以项目促发展。截至目前,越城区投入对口支援马边专项资金近1.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2个,惠及贫困人口130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过程中,援马工作组按照精准、高效、安全、可控的总体要求,严格项目和资金管理,全程跟踪服务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确保资金规范安全使用。2017、2018年,马边连续两年代表四川省接受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省际交叉考核。2019年10月,马边还接受绍兴市委和乐山市委联合组织开展的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项联动巡察,这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尚属首次。

智力扶持 打造教育品牌

东西部扶贫协作,扶的不仅是项目、产业,更是文化、理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绍兴有名的文化标志。如今,这趣味无穷的自然乐园和古香古色的私塾书屋,也跳出课本,来到了马边民建小学,走进了彝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里。

微型百草园与三味书屋项目是东西部扶贫协作教育帮扶工作的一个衍生产品,由支教老师沈杰牵头主导。“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育,将来在马边孩子的身上,也能看到越马的情谊。”沈杰说。

三年来,越城区援马干部积极推动越城名校名班与马边合作办学,先后协调绍兴市鲁迅小学、元培中学、阳明中学、绍兴东风艺术幼托中心与马边当地学校结对并设立分校,创新开设了“鲁迅班”“元培班”“阳明班”“陆游班”,并选派8名名优骨干教师支教,使相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从教学理念、管理方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传帮带”了一批年轻教师。

不仅如此,援马干部又依托几个名人班分别建立了鲁迅讲堂、元培讲堂、阳明讲堂。还协调绍兴中专与马边碧桂园职高结对,两年来共组织25名马边贫困家庭学生到绍兴中专就读。目前,越马双方已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中(职高)全覆盖全方位教育扶贫帮扶体系。

去年4月底,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主任杨晓渡在马边调研时专门到“鲁迅班”调研并亲切看望越城支教老师,对越马教育扶贫协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要搞好一个地方的教育事业,光靠一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寿建华等援马干部动员绍兴联发化工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用于修建民主镇小谷溪村小学。这所小学今年9月正式开学,为贫困地区彝族孩子们送去了一份浓浓的爱心。

如今,在马边,类似的捐建学校、医院、留守儿童之家已达12家,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绍兴爱心企业家,签订携手奔小康村企结对协议66个。2017年以来,绍兴市、越城区社会各界累计为受援地捐款、捐赠物资折价2872.5万元。

川越千里,携手小康。在援马工作组持续推动下,越马两地正在书写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新篇章。

作者: 编辑:杨旭晓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