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健康大讲堂⑯眼科慢病,切莫“等等看”

2020-10-19 08:49

来源:

本期主讲

陈 伟

绍兴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硕士。浙江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浙江省角膜病诊治技术指导中心委员会委员、绍兴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绍兴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在德国弗莱堡大学附属圣文森特医院、英国皇家自由医院研修。专长于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角膜眼表疾病及儿童近视、弱视等的诊治以及相关手术。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为了减少被感染的风险,很多人都自觉宅在家里,玩电脑、手机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娱乐,导致眼病发生率急剧升高,医院内眼科就诊人数直线上升。但另一方面,眼病多被认为是慢病,为减少接触,很多人不急着去医院而选择“等等看”。

目前就诊中究竟哪些眼病比较突出?市民存在哪些认识误区?怎么保护和管理好自己的眼睛?本期健康大讲堂,绍兴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陈伟和大家谈谈眼病的防范问题。

眼病受疫情影响挺大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市民因为用眼过度,出现眼睛干涩、酸胀等干眼症和视疲劳等眼病。“这些眼病会造成视力波动、精神焦虑,严重的甚至会发生角膜上皮的损伤,不容忽视。”陈主任说,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如何防控近视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孩子们宅家时间长,户外活动少,网课多,以及超长假期让部分宅家孩子缺少监管而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使得近视问题更加突出。“由于没有规范用眼,新学期一开学,一些学生甚至连黑板都看不清了。”陈医生说,近视一下子增加了100~200度的学生患者并不少见。

还有部分市民的眼病因为疫情而耽误。如70多岁的市民毛阿姨,今年2月份出现眼痛、头痛问题,但正逢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她便忍着没去医院,想等疫情缓解一点再去。5月份,毛阿姨前往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患的是青光眼,而且有一眼已经失明。“来得太晚了。”陈伟说,青光眼是因病理性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的眼部疾病,如不加以控制,最终的结果就是永久性的视力丧失,它是全球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而且,青光眼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略,往往病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甚至到了晚期致盲才被发现。“像毛阿姨一样,感觉不是很痛,承受力又比较好,加上疫情影响,因此没有及时就医,后果十分令人可惜。”陈伟说。事实上,90%以上的患者不了解青光眼,50%的青光眼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她说,虽然目前青光眼尚不能治愈,但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还是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的。

眼睛不适莫讳疾忌医

陈医生说,眼科慢病是缓慢进展的眼病,如果懂得一些疾病知识,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有些或许可以有效控制。

比如白内障,“等到长老了、看不见了才能手术”这一错误观念,在市民头脑中可谓根深蒂固。近年来,白内障手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性已大大提高,所以只要白内障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即使视力还有0.5、0.6,也是可以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如果拖到白内障晚期了再手术,不仅影响手术质量,还会影响手术效果。有些老年人的老花眼突然变好,看报纸不用戴老花眼镜了,如果出现这一情况,要尽早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因为白内障发生后引起了晶体性近视,所以看远模糊看近清楚。

与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复明不同,青光眼是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早诊早治显得尤为重要。陈伟说,青光眼早期症状虽然轻微,但如果有眼酸胀、头胀、虹视(即看到白炽灯光周边出现彩色晕轮,像雨后彩虹,呈内绿外红的排列顺序)、一过性视力模糊等症状,或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安眠药、抗焦虑抑郁药等的患者,切莫忌讳看医生,应请专业医生作进一步检查,排查是否有青光眼。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眼部并发症,因高血糖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因此,一旦诊断有糖尿病,就需要到眼科进行眼底筛查,明确是否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糖控制稳定的,首次筛查尚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每半年到眼科检查1次;血糖控制不稳定的,则每3个月检查1次。对于检查发现已经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眼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分期做相应的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同时患者仍需要在眼科和内分泌科定期复查随访。

保护眼睛要科学管理

人类从外界接收的信息,有95%是通过眼睛获取的。陈医生认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必要做好眼睛的健康防护。

对儿童和青少年而言,最简单、经济又有效的护眼方法,是户外活动。“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能够有效预防孩子近视的发生,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天3小时以上。”陈医生说,户外活动的形式不限于打球、跑步等运动,不方便的时候,在阳台、窗边等区域活动也是方法之一,也不一定要大太阳,傍晚天尚未黑的时候、阴天都可以。沐浴日光能帮助眼睛释放保护眼睛的有益元素,预防近视发生,但要避免直视太阳光。

随着网络会议及视频终端使用增加,工作群体中的干眼症、视觉疲劳等功能性眼病也比较多见。陈医生说,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上班族,用眼都需要劳逸结合。不管是看书、写作、用手机、用电脑、看电视,都要注意科学用眼,有张有弛。即每用眼30~40分钟,至少休息10分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用非学习目的电子产品时,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用眼设备有讲究,比如防蓝光眼镜、LED台灯等。对此,陈伟表示,其实防蓝光眼镜对护眼作用有限。选用台灯,最重要的则是正确放置。右手写字,台灯最好放左前方。护眼灯一般考虑频闪、蓝光、色温和照度4个参数,而所有LED灯都有蓝光。还有一些家长轻信社会上一些不良商家的虚假宣传和营销,给孩子进行号称能“治愈近视”的按摩理疗、视觉训练等,不但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了孩子的眼睛。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变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

当然,眼睛也有自己喜爱的“食谱”。保护眼睛,可以多多关注食物里的护眼营养素,多吃鱼肉、水果和蔬菜,少吃甜食、辛辣食品,少喝饮料。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汤桂平 编辑:傅一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