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喊响“山居岭南” 唱响新《山居赋》

2020-07-30 14:48

来源:越牛新闻

静闻牛笛烟岚里,暂作神仙天地间。谢公宴十大碗正式对外发布,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创作基地、绍兴市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授牌,总投资9.2亿元的6个优质文旅项目正式签约……6月20日上午,诗画曹娥江·云游覆卮山系列活动启动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拉开帷幕。

覆卮山是岭南的一张金名片,因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得名。谢灵运在上虞著的《山居赋》脍炙人口,如今岭南乡响唱新《山居赋》,民宿呈集群发展之势。截至目前,全乡已有38家特色民宿开业,被列入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名单和省首批民宿(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乡镇名单。

在岭南乡党委书记傅飞军看来,省级民宿集聚区改革试点对岭南是一个契机,岭南要沿着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足迹,进一步打响“山居岭南”民宿品牌,把岭南建设成为上虞全域旅游、美丽经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

月亮谷营地

顺时应势,发展民宿经济

位于上虞区与嵊州市交界的覆卮山,是上虞最高峰,海拔861.3米。这里既有谢灵运等名士留下的足迹,又有万年石浪奇观、千年梯田胜景,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岭南乡人“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并不高。近年来,岭南乡花大力气建设覆卮山景区,2018年初,覆卮山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7月20日上午,王善良送走最后一位上海游客后,和老伴王雅萍开始收拾房间,迎接下一拨游客入住。“我们从来也不曾想过,家里的几间房子装修成民宿,能够获得这么可观的收入。”王善良笑着说。

现年65岁的王善良,一直生活在东澄村。看着不少村民将房子改造成民宿,他心里也痒痒的。2018年初,他花了10多万元,将房子装修一新。“我们村是一个古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来源不多,以前还有个让人难以启齿的‘别名’——光棍村。”王善良说,但自从村里开始发展民宿经济,这一切就有了改变。

52岁的王红苗是东澄村的一名党员。2016年初,岭南乡把发展民宿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在东澄村开展试点。王红苗将家里的3间老房改造翻新,挂出“鸡啼岩民宿”的牌子,做起了民宿生意。她还开办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现在年收入已超过20万元。”王红苗喜滋滋地说。

“目前全村已创办民宿25家,床位300多个,可同时容纳700多名游客就餐。”东澄村党总支书记戚彭飞说,今年初受疫情影响,民宿经济受到冲击,但现在恢复过来了。民宿的发展,不仅使村民收入增加,也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许岙村网红路

花香引蝶,闲置农房激活

在诗画曹娥江·云游覆卮山系列活动启动暨项目签约仪式上,胡向阳又与东澄村签下了总投资2000万元的那园民宿二期项目协议。“要把那园民宿打造成精品民宿,吸引更多的上海等地游客。”胡向阳说。

胡向阳是上海雅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一个教育培训机构,拥有一个高端民宿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胡向阳说,他们的眼睛瞄准上海3小时交通圈内,一直在湖州、绍兴、宁波等地寻找合适的地方。2018年初,胡向阳和同事登上覆卮山的那一刻,立即就被这里的生态环境深深吸引。“既有千年梯田,又有万年石浪,这里的自然生态独一无二。”胡向阳权衡再三,最终选择在岭南乡东澄村开办民宿,以每年30多万元的租金,租下了该村5幢闲置农房,一期投资1000多万元。目前,极具个性特色的那园民宿(一期)已开始营业,总投资2000万元的那园民宿(二期)也在紧锣密鼓实施中。“我们还要上马三期。”胡向阳说。

“我们把闲置农房激活计划作为唤醒农村沉睡资源的突破口来抓,吸引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上山下乡’,已成功打造绍兴市级闲置农房激活示范村2个。”岭南乡乡长王凯说,截至目前,该乡已激活闲置农房3.5万平方米,实施激活项目28个,吸纳社会资本近2.5亿元。

仲夏时节,地处岭南乡青山村的沐格山居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但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破败的民居。“是熊晖‘点废成金’,成就了网红民宿。”岭南乡人大主席罗党生说。

“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适合开民宿。”2018年4月,杭州一所大学的教师熊晖一到青山村,便有了这个决定。当年9月,他们以创客抱团众筹的方式,投入1000万元,对14户农户的9幢民居进行改造,其中23间楼房、11间平房。目前,沐格山居已被列入绍兴市闲置农房激活最佳实践项目。

“拿到5000元的租费后,我94岁的老娘高兴得不得了,想不到这样破的房子不光给我们修好,还有租费拿。”村民朱珅灿笑着说。据悉,沐格山居项目20年租期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0余万元,为农户带来200万元收入。

那园民宿

丰树坪村

全域激活,乡村活力奔涌

在民宿经济上一直走在上虞区前列的岭南乡,去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2000余万元,单日游客量最高创下2.7万人次的纪录。

如何继续扮演“领跑者”的角色?今年初,岭南乡排定12个全域激活项目,风向标从单一的闲置农房激活转向全域激活。“那园民宿在岭南乡算大了,一年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多万元,但对整个农村经济来讲,这个数字还是太小了。”岭南乡人大主席罗党生表示,接下去要把闲置农房激活与土地、水库、山林等资源,甚至文化、旅游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以民宿来撬动农村经济发展。

地处岭南乡青山村的覆卮山美好生活主题村落项目正是其中的标杆项目。“乡村潜力无限,闲置农房只是一个入口,不是终点。”沐格山居负责人熊晖坦言,拿沐格山居来说,一次只能同时接待40多名游客,接待能力太弱了,而且乡村旅游受时间空间影响很大,如果将土地、山林、水库等农村资源全部利用起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熊晖的观点得到了覆卮山居负责人梁哲峰的认同,双方一拍即合,上马覆卮山美好生活主题村落项目。“这个项目的亮点,就是在激活10幢闲置农房的同时,还唤醒近100亩闲置山林和田地等‘沉睡资源’。”岭南乡负责人说。

为了给全域激活添一把火,岭南乡还通过举办油菜花节、樱花节等节会,推介“云”游覆卮山等,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商的目光。

思路一变天地宽。岭南乡新一轮的全域激活,正赋予其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覆卮山居 梁哲锋 摄

沐格山居 熊晖 摄

灵运文化

冰川乌金、隐潭溪鱼、康乐年糕、梯田麻鸭、南瓜骨煲、石浪鸡蛋、谢公鸡煲、谢锅香芋、覆卮八宝、山水之灵……在诗画曹娥江·云游覆卮山系列活动启动暨项目签约仪式上,首次发布的谢公宴十大碗吊足了游客的胃口。

说起“谢公宴十碗头”的由来,还颇有一番趣味。据传,某日谢灵运约泰岳寺葛主持到岭南游山聚酒,葛主持带上寺内香芋、青山香客所捐的八宝饭,和寺前樱花树下老母鸡生的蛋,一早在隐潭溪钓了鱼,在白虎山脚与章家埠来的灵运大师相会。翻过平岗,万块梯田迎面而来。走在田埂上,一个老翁赶着一群麻鸭,灵运大师点着鸭子说,“梯田麻鸭过酒菜”,叫随从买了一只。穿过西澄攀石浪,见到石浪边上南瓜非常鲜嫩,又摘了两个。登顶下山穿过樱桃林来到东澄古村,在农夫家炒菜吃酒,农夫抓来樱桃树下的鸡就杀,炖成煲,土猪肉红烧,端上时鲜拗碗,再把客人带来的菜加工好,一下凑成九碗。两人饮酒赋诗,酒过三巡,各有所醉,葛主持边给灵运大师倒酒,边自念道“这叫什么山好呢”?灵运大师说道,醉了,喝完把酒杯倒置,就叫覆卮山吧,谐音“福祉”。农夫连声叫“好”,叫婆娘再炒一碗年糕感谢他们,刚好十碗,十全十美。

当天,一系列精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在岭南乡东澄古村同步开启。古屋小道,名木绕村,游客徜徉在这江南“山寨”之间,打开谢灵运1600年前的生活样本,与山水相融、与诗神对话,也与千年古村同醉。

近郊乡村的原汁原味,总是能牵动远离大自然许久的人们的心。梯田乐玩、山居寻味、东澄探趣,游客在这里既可以走山路、吹山风、淋山雨、看山月,也可以体农耕、习民俗、观非遗。

最好的文化旅游体验莫过于参加一次梯田内的各类趣味活动。在水田里摸鱼、拔河、插秧,尝试农事体验,像当地人一样体味地道的风土人情,感受岭南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期间,东澄古村内设置了不少非遗展示点,游客可以参观农具、体验农耕游戏、集赞打卡,同时感受剪纸、竹编、编草鞋、植物拓印等非遗的魅力,让身心随着乡情一起跳跃,在东澄文化传承中迸发新的惊喜。

到了乡村,少不了要寻味美食。灵运茶坊、灵运酒坊、灵运食坊的农产品以及覆卮山谢公宴都有展示活动,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品尝地道山货。

插秧比赛 范文忠 摄

各方声音

唤醒“沉睡”资源,发展美丽经济

上虞区岭南乡党委书记 傅飞军

闲置农房激活是绍兴市委、市政府在农业农村领域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近年来,我们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把闲置农房激活作为唤醒农村“沉睡”资源的突破口,不断推动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上山下乡”,持续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经济转化通道。截至目前,全乡已激活闲置农房3.5万平方米,实施激活项目28个,吸纳社会资本近2.5亿元,带动村集体和农户累计增收980万元,成功打造绍兴市级闲置农房激活示范村2个,并被列入绍兴市农村闲置资源全域激活试点乡镇。

尤其可喜的是,闲置农房激活也为岭南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增添了新动力,2019年全乡累计接待游客9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2000余万元,单日游客量最高达2.7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全乡累计接待游客12.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84万元。

我们岭南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型乡镇,覆卮山、隐潭溪等山水资源得天独厚。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三篇文章。

整体提升乡村颜值,把全域美丽乡村底色亮出来。通过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扎实开展美丽行动等,岭南乡在上虞日渐显山露水,让人刮目相看。随着全域大花园大景区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岭南的好山好水越来越成为城里人向往的稀缺资源、工商资本关注的投资热土。

摸清家底搭建平台,把闲置资源供需网络建起来,通过全方位的摸排挖掘、整合包装,让农村“沉睡”资源重新焕发生机。我们通过全面摸清底数、深入挖掘潜力、统筹优化调配等步骤,进一步挖掘传承岭南特色的山居文化、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整修许岙战斗纪念馆,讲好谢灵运、张煌言故事,为资源激活赋予文化魅力。

创新方式全域激活,把美丽经济转化通道打开。结合岭南实际,细化闲置资源“一村一策”激活方案,出台较大力度的闲置农房激活、空倒房整治、梯田流转、项目引进、人才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闲置资源激活操作流程。通过项目招引推动激活、整村成片加快激活、节会活动带动激活、品牌打造助力激活、党员干部引领激活等,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擦亮了“山居岭南”金名片。截至目前,全乡已利用闲置农房累计发展各类民宿、农家乐50余家,上虞区“山居岭南”被列入浙江省首批民宿(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

下阶段,我们将以农村闲置资源全域激活试点为契机,继续保持工作定力、加大试点力度。一是进一步树立“全域激活”理念,加大摸排整合和流转收储力度,统筹推动农村闲置土地、山林、水域、文化、旅游等资源全面激活;二是进一步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大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省级民宿(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工作,加速形成大众化、差异化、联盟化的民宿格局;三是进一步树立“精准服务”理念,加大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家、农创客、老百姓参与闲置资源全域激活。


画好一张图,搭建与投资商之间的“鹊桥”

王树明(岭南乡旅游办主任)

作为旅游办负责人,当务之急是画好岭南资源一张图。这就好比红娘手中的小本本,里面收集了被介绍人的年龄、身高、收入等各项关键数据,能帮助别人快速相中心仪的对象。而在资源一张图上,则清晰展示了该种资源的位置、规模、特点、通达、周边、实景等要素,能让客商快速甄选有意向的开发对象。岭南可用于旅游开发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且部分具有明显的区域独占性,但有一部分相对隐蔽,无法被投资商较便捷地获知,这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如何将这些“待字闺中”的资源挖掘出来,较为全面地掌握资源的各项要素并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投资商面前?我经过一番思索和比较,最终选定绘制一张图。目前,这张图上已经收集和整理完成东澄、泰岳雅庄、许岙田山3个区块的梯田资源;东澄、许岙田山的12条石浪资源;东澄、许岙田山、龙山苕花岭、青山回龙寺这4个区块的12条游步道及古道资源,而用于现阶段招商推介的区块和点位则借助第三方采用VR技术进行呈现。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乡镇,赋能美丽经济腾飞

陈培君(岭南市场监管所所长)

作为市场监管部门,我们强化项目保障,持续开展“三个年”“三服务”活动,紧盯檀香山庄二期、研学基地、房车营地、东澄小木屋招商等一批项目,在民宿产业证照办理上持续发力,提供了快捷优质高效的市场准入和行政许可服务,所有营业执照办理实现了“当场受理、立等可取”,食品经营许可等事项“上午受理、下午踏看、一日办结”,创造了全省少有的“岭南速度”;同时通过品牌驱动,为岭南的民宿产业再“添一把火”。持续助力有关主体申请民宿注册商标,让越来越多的民宿经营者意识到了品牌的价值,目前“山居岭南”等一批民宿商标正在提请注册。下一步,我们还将大力推动民宿品质化发展,探索建立民宿联盟,实现民宿产业自发约束管理;开展民宿行业“非公党建”,打造“红山居”民宿党建品牌等。

隐潭溪

加大投入,突破民宿单一结构

梁哲锋(覆卮山居负责人)

我是岭南乡民宿创办第一人,早在2015年,就利用隐潭溪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投资500多万元创办覆卮山居。由于定位准确,民宿一直生意红火。步入新时代,我觉得民宿发展单一结构之路会越走越窄,必须有效利用覆卮山、隐潭溪等资源,发展多元化的文旅产业,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助推民宿经济发展。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今年我与沐格山居负责人联手,在青山村上马覆卮山美好生活主题村落开发项目,打造集吃、住、玩等于一体的山乡新业态。

走差异化之路,打造一流精品民宿

胡向阳(那园民宿负责人

在上海3小时交通圈内,同时拥有万年石浪、千年梯田、百年古村的,唯有岭南覆卮山景区,这也是我们投资创办那园民宿的初衷。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独辟蹊径,通过兴文化、办赛事等来吸引游客。前些日子,我们举办了一期夏令营活动,异常火爆。我们有信心,通过走差异化之路,把那园民宿打造成长三角一流的精品民宿、特色民宿。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宋玥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