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沉迷在中国诗歌的源头清流之中

2020-06-24 13:37

来源:越牛新闻

记得前两年参加市工人文化宫“越兰书韵”的一个读书活动,要求来宾推荐一部书,当时我推荐的就是《诗经》。

我之所以推荐《诗经》这本书,是基于自己三十多年的诗歌写作经历,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我越加体会到了《诗经》的高贵。作为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她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开端。在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崇山峻岭中,诗歌是一座又一座高峰,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诗人无疑就是高峰上长衫飘飘、浅吟低唱的精灵。仅以我们越地绍兴这块土地为例,历史上就诞生了一大批在中国文学史上卓有影响的诗歌大家和一代宗师式的人物,如赵晔、王羲之、谢灵运、贺知章、陆游、王冕、杨维桢、徐渭、张岱、陈洪绶等等,至于旅居或在绍兴任职的诗人那更是数不胜数了,特别是因为受东南山水秀丽风光的吸引,几乎所有历史上有名望的诗人好像都到过绍兴,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辛弃疾、吴文英、袁枚、袁宏道等。

这些后世的诗人,无一例外都是蒙受过《诗经》的启迪洗礼。即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新诗诞生以来,每一个诗歌写作者,就算接受了外来诗歌的影响、就算以国外现代诗歌的理念在规范和衡量自己的创作,但骨子里又有哪一位诗人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诗词的血脉和基因呢?没有接受过“诗三百”的涓涓细流的潜移默化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本人有一段时期,就写下了一大组以《诗经》和唐诗宋词等为中心意象、又融入当代人情绪的诗作,比如《关雎》、《春江水暖鸭先知》、《慈母手中线》等,以《古典意象》为总题刊发在各地报刊,也收获了不少掌声。

《诗经》是中国五大经书之一,一本诗歌总集能够作为维护统治、教化民众的工具,关键就在于她所能够起到塑造灵魂、纯净精神世界的作用。编纂者孔子十分重视《诗经》,经常教育弟子多读《诗》,要以此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关于《诗经》,孔子有段很著名的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年轻人呀,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抒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与自然,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讽刺不平之事。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从孔子的这段话里,足可以看出这位圣人对《诗经》的重视和深刻了解。当然这样一种鼓励,多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的,也主要是从培养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的角度考虑的。这应该是针对所有的阅读者,一般的读者。

但同时,《诗经》这部诗歌合集,对研究者来说也是极有意义的。诗歌研究、历史研究、文化研究,以及民俗、音乐、膳食、植物、动物等等,正如苏联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先生所言:“《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

在中国诗歌的源头清流之中沉迷,确实是一种幸福快乐!经典重读,常读常新、常读常悟。所以,我再次推荐这部《诗经》,这是诗人之书,也是读者之友和百科研究者的重要参考。

作者:东方浩 编辑:施妍静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