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在这个为孩子们专设的节日里,许多父母都会为家里的小朋友准备一份玩具作为礼物。只是别忘了,这些玩具,很可能也是家里“老小孩”的刚需哦!
“父母嘴上不说,但有时候和我儿子一起玩‘九连环’或者打扑克的时候,还是十分开心的。我觉得虽然是‘六一’儿童节,但其实老人们比孩子更需要玩具!”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儿童节将至,她很想在给儿子买玩具的同时,也送给爸妈一份玩具礼物,不过,绍兴市场上很少能找到适合老年人的玩具。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超市及街头的玩具店,确实发现货架都被儿童玩具“霸占”,老年玩具难觅踪影。一位从事养老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很多老年人以打麻将、下棋、遛狗、玩鸟为娱乐活动,老人玩具这个市场还相对小众。目前国内整个养老产业老年用品市场发展得还不很成熟,更别说老人玩具了。
记者了解到,在绍兴的老年人圈子里,稽山公园有老人以放风筝为乐,在街边公园广场上也经常能见到玩陀螺锻炼身体的老年人,还有不少老人是钓鱼爱好者,一个人有好几支钓鱼竿,从广义上来讲,这些都是老人们心爱的玩具,也带给了他们很多快乐。
在邻国日本,独居高龄老人已超过600万,占总人口的4.7%,老年人的玩具品种已十分丰富,尤其是益智玩具更是深受老年人喜爱。有研究表明,50岁以前开始玩益智玩具,老年痴呆发病率只有普通老年人的32%,这让日本商家找到了商机,开发各类有助于训练大脑的书籍、玩具等产品,像绘画、拼图、知识卡片、棋类、魔方等都是老年人的最爱,属于长期高人气产品。
虽然老年玩具市场还很不成熟,不过,记者还是在淘宝上找到了一些老年人专属玩具,如“平衡迷宫”“数字华容道”和“趣味数独”等木质老年玩具,销量也都不错。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应美玲护士长告诉记者,中心康复室也摆放着许多益智类玩具供老人娱乐,主要锻炼老人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小游戏包括拼图、七巧板、小猫钓鱼、投壶、棋牌等,有些老人会玩孔明锁、九连环等,每天都有不少老人在这里玩玩具。
有心理学家指出,玩具可以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一些孤独的老人,如果能够培养起喜爱玩具的兴趣爱好,生活会增加很多趣味,对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很有帮助;对于有“恐老”心态的老人而言,玩具更是能够帮他们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医学界则很早就有论断:7岁的儿童和70岁的老人在渴望呵护、渴望关怀、渴望抚慰、渴望集体游戏等方面的分值都是相似的。专家认为,随着老年人机体能力衰退,用脑的减少,要保护老年人的智力,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除了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营养和充足睡眠之外,多动脑、多动手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对老年人来讲,玩具其实也应该是一种刚需。
儿童节里,除了给孩子们买玩具之外,也请给老爸老妈挑选一份属于他们的礼物吧!
又到“六一”,线下欢乐的是小朋友,“线上”狂欢的是中老年人,各种祝福,各种晒童年萌照,借着“六一”的名义,人们仿佛都返老还童,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在这一天不妨顺水推舟,在给家里的孩子过儿童节时,也给家里的“老小孩”过个儿童节吧。
向爸爸妈妈索要呵护和陪伴,对孩子来说天经地义。尤其在儿童节这天,作为主角的他们更是享受到了至高无上的待遇,玩具、美味大餐、儿童公园游玩——只是,人们常常忘记,这些也是老人们的渴望,年迈的他们同样需要已经长成大树的子女们的陪伴,需要他们陪着自己痛痛快快地玩耍。
尤其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出生的时候正是生活艰苦的年代,往往缺吃少穿,生存已属不易,现在孩子们享受到的呵护是他们的童年时代难以想象的。也恰恰是因为从贫瘠的年代走来,老人们往往有强烈的补偿心理,朋友圈“儿童节快乐”的“高调”祝福也正是这种心理的流露。
陪伴和无忧无虑地玩乐也是老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俗话说“老小老小”,人老了,在很多方面会越来越“退行”到童年。医学界则很早就有论断:7岁的儿童和70岁的老人在渴望呵护、渴望关怀、渴望抚慰、渴望集体游戏等方面的分值都是相似的。但是,相比于儿童,老人们享受到的亲情关爱要“稀薄”得多,因为子女们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很多老人过着每天坐在家里发呆或在小区晒太阳的生活,这种孤独感无以排解。也正因为如此,保健品促销才能乘虚而入,骗子们才能用亲情式营销,一次次掏空老人的钱包。
不妨把儿童节当成陪伴老人玩乐的节日吧!这一天,孩子们会有半天假期,如果有条件,牵着孩子,拉着老人,一起吃大餐、逛公园、拆玩具吧!尽管一天的时光无法完全填补老年生活的孤独,但至少部分填补了老人童年的遗憾,让老人享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给孩子上了一堂关爱老人、尊老爱幼的生动家庭教育课。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李丽 钟宏娇 编辑:钱天怡